一、二项选择题

一、二项选择题

二项选择题主要适用于对态度、意见的测量,只列举两种答案,因此带有强迫性质。这里面需要强调的是,有关事实和状态(自然变量)的只有两种内容的题型设计不属于二项选择法。比如状态变量中的性别变量只有“男”“女”两个答案,事实变量中关于是否参加过某一活动的“参加过与没有参加过”这种设计不属于二项选择,它只是多项选一题中的特例而已。

(一)穷尽的二项选择题

穷尽的二项选择题是为了更明确而简化地测量人们对某一行为或事物的态度而进行的强迫分类设计。

实例4-1:你是否喜欢阅读《汽车》杂志?

(1)喜欢(2)不喜欢

实例4-2:你是否同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一观点?

(1)同意(2)不同意

虽然这种设计不能测量人们对某一观点的认同程度,而且使中立意见者偏向一方,但是它可以使不明确的态度明确化,并做到了简化了的穷尽。从强迫程度来看是比较低的。

(二)不穷尽的二项选择题

不穷尽的二项选择题的强迫程度要高得多,因为题型中的答案没有穷尽所有可能的答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问卷设计的最基本的准则——穷尽性。但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人们的态度偏向,这种方法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为了了解大学生今后希望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设计的一道题。

实例4-3:你希望做:

(1)大城市中的小人物(2)小城市中的大人物

这种设计没有包括“大城市中的大人物”“小城市中的小人物”等内容,设计不穷尽,但却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基本生活准则和生活态度。此类问题设计和前面的答案设计的“穷尽”原则貌似相冲突,属于出于特殊目的所设计的问题,属于“倾向选择”型问题,是两种对立的观念的选择题,可以不用穷尽。

(三)不同程度的二项选择题

为避免被调查者屈从于某种“社会压力”而趋向于“社会需要”的答案,可提供不同程度的两种说法来让被调查者选择,以便更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态度。这种问题包括政治态度、性心理、收入状况、市场评价等多方面。

实例4-4:如下两种说法,你更倾向哪一种?

(1)读某杂志时感觉好极了

(2)某杂志不错

其实隐藏在后面的答案是:喜欢某杂志/不喜欢某杂志。但是由于“不喜欢某杂志”这种答案太尖锐会引起被调查者的抵触情绪,被调查者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而选择“喜欢某杂志”,这样就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