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关系

一、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有3种,分别是正相关、负相关和无相关。如果两个变量中的其中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增加,即两个变量变化的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就存在正相关关系。例如,学生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与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就越好。如果两个变量中的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即两个变量变化的方向相反,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就存在负相关关系。例如,学生玩游戏的时间与学习成绩存在负相关关系,玩游戏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就越差。如果两个变量中的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无相关关系。例如,身高与学习成绩无相关。在《我国初中生学业负担水平与差异分析——基于CEPS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这篇论文中,对初中生学业负担的主观感受和初中生客观学业负担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初中生客观学业负担与主观学业负担呈负相关关系,即校内作业的完成时间、校外作业的完成时间、上课外辅导班的时间、上兴趣特长班的时间越长,学生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时主观上感觉越不吃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