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常用量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问卷调查量表和范式。
(一)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李克特量表是评分加总式量表中最常被用的一种,其中属同一概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的,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李克特量表的意义在于将原来的定序测量(“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通过选项编码(计分)的方式,转换成定距测量(5,4,3,2,1),使其结果能被用于更多的统计分析。编制的基本步骤包括:
(1)收集大量与测量的概念相关的陈述语句。
(2)由研究员根据测量的概念将每个测量的项目划分为“有利”或“不利”两类,一般情况下,测量的项目中有利的或不利的项目都应有一定的数量。
(3)选择部分调查对象进行预先测试,要求被调查者指出每个项目是有利的或不利的,并在下面的方向-强度描述语中进行选择,一般采用所谓五点量表:“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4)对每个回答给一个分数(赋值),如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有利项目的分数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
(5)根据被调查者在各个项目上的分数计算代数和,得到个人态度总分,并依据总分将被调查者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6)选出若干条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有较大区别的项目,构成一个李克特量表。如可以计算每个项目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中的平均得分,选择那些在高分组平均得分较高并且在低分组平均得分较低的项目。
实例2-4:李克特量表问题(见表2-2)
表2-2 李克特量表问题

(二)古特曼量表(Guttman Scale)
古特曼量表也叫累积量表(Cumulative Scale),其可看成一种定距量表或定序量表,要通过相当复杂的程序才能编制成功。按被调查者的态度强度来排列各种说法的次序。如果某位被调查者同意或接受某种说法,那么也会同意或接受该说法之前(之后)的说法。被调查者的答案呈阶段型或金字塔型。该量表的基本逻辑是,如果被调查者支持了某个态度更强硬的指标,那么肯定也会支持态度相对较弱的指标。如在实例2-5中,如果被调查者支持了第三个指标,那么肯定也支持前面两个指标。
实例2-5:古特曼量表
·不应该让儿童观看有不良情节的电视剧
·电视台不应该播放有不良情节的电视剧
·政府应该禁止电视台播放有不良情节的电视剧
(三)语意差别量表
语意差别量表是要求被调查者在两个极端值之间进行选择,由此可以发现被调查者的态度倾向。如先给被调查者看一段电影,然后让被调查者写出自己的感受,此时的语意差别量表设计如下。
实例2-6:语意差别量表(见表2-3)
表2-3 语意差别量表

(四)形容词核对量表
形容词核对量表确定了若干个描述属性的形容词,每一个属性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被调查者按照对所测对象的第一印象,针对每一个形容词,根据其符合所评价对象的程度,从给出的数字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字进行描述,数字越大,符合程度越高。
实例2-7:对于下面的每一个词,请从量表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字来形容你对现在所从事工作的感觉,并将对应的数字填写在括号内,“0”表示完全不对,“10”表示完全对(见表2-4)。
表2-4 形容词核对量表

(五)斯坦普尔量表
斯坦普尔量表用于设定形容词双向分值,包括正面和负面两个方向。该量表的优点是统计更直观,也免去被调查者的选择偏差;缺点是问卷设计难度较大,设计的形容词往往带有褒贬意,容易引导被调查者的结果偏差。问卷设计者应当尽量全面设想调研变量,并尽可能选择中性形容词。
实例2-8:对于您所在小区的物业服务,给出了一些描述。如果您同意,请选择带“+”的数字,同意的程度越高,选择的数字也越大,选择“+5”表示完全同意;如果不同意,请选择带“-”的数字,“-5”表示非常不同意。
您觉得您的小区服务是:
-5-4-3-2-1卫生打扫很干净+1+2+3+4+5
-5-4-3-2-1工作人员很友善+1+2+3+4+5
-5-4-3-2-1保安态度恶劣+1+2+3+4+5
(六)分项评分表
分项评分表中罗列了对综合指标有影响的测量指标,并对每项测量指标给出分值,由研究对象打分。分项评分表非常直观,其中的数据看似定量度很高。但是分项评分时容易受主观干扰。研究对象对总指标有一个定性打分后,在之后的调查打分中,容易出现“凑分数”的情况。另外,也容易出现中值偏差。被调查者会下意识地让分数往中值靠拢,使最终结果偏向于中值。
实例2-9:分项评分表(见表2-5)
表2-5 分项评分表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