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摘 要

七、摘 要

摘要一般被放在论文的最前面,也有部分期刊将摘要放在最后。摘要对于论文来说非常重要。在数据库中,读者不需要下载论文就可以读到每一篇论文的摘要,摘要写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读者下载该论文的可能性。此外,摘要写作的好坏也能反映作者的学术写作素养,一篇摘要写得很差的论文往往会严重降低审稿人对这篇论文的期待。

摘要的写作非常难,因为摘要的字数非常有限,所以要写出一个好的摘要需要逐字逐句反复斟酌修改。对于调查报告来说,摘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研究问题(或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或数据来源)、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其中,主要发现和贡献一般是摘要的重点,占到摘要篇幅的1/2以上。摘要的关键在于突出研究的亮点。下面的两篇摘要分别选自风笑天和边燕杰的论文。

实例10-7:摘要的写作1

本文运用5次大规模调查所得的资料,以同龄非独生子女作为参照对象,将青少年问卷与家长问卷相互对比,从性格特征、生活技能、社会交往、社会规范、生活目标、成人角色、自我认识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是正常的,他们与同龄非独生子女在社会化各个方面的相同点远多于相异点;同时,文章还根据研究发现,给出了“消磨—趋同”“变异关键年龄”“社会交往补偿”等的理论解释。[11]

实例10-7:摘要的写作2

社会资本是涵义宽泛、内容不确定的学术概念。本文通过对中国1999年五城市调查资料的分析,以社会资本的网络特征为视角,建构了关于社会资本构成、来源及作用的理论框架。借助“春节拜年网”的测量,作者发现:(1)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构成和社会资本总量存在显著差异;(2)领导干部企业经理、专业人员及其他白领阶层拥有优越的社会网络和较多的社会资本积累,小雇主和工人的社会资本处于相对劣势地位;(3)社会资本的优势者,其个人和家庭收入较高,自我社会经济地位的评估亦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