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介绍

第一节 SPSS介绍

SPSS诞生于1968年,其最初的名称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之后在2000年被更名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即“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几十年来,SPSS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都得到了广泛使用。

近几年,虽然有各种更具灵活性、更加开放的软件,如R、Stata等出现,但是SPSS的地位仍难以撼动,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操作简单,上手快,不易出错。相对于需要自己输入语法程序,只要语法拼写有一点错误或格式不正确就完全跑不出结果的其他统计软件而言,SPSS只要通过点击几个按钮就能立刻得出正确的答案,其优势不言而喻。对于职教老师来说,SPSS是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科学研究的好帮手。因此,本书主要以SPSS 23.0[1]软件的操作为例,为大家讲解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用SPSS处理数据,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简单来说只有3个步骤:一是把数据导入SPSS;二是点击统计分析相关按钮;三是查看统计分析结果。因此,SPSS的操作并不难,难的是隐藏在软件分析背后的统计学原理,以及对统计分析结果的正确理解与解释。在本章中,我们主要介绍SPSS的界面和常用窗口,以及与统计分析的3个步骤相关的内容,包括如何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辑,最基本的统计操作按钮在何处及统计结果如何呈现。关于统计分析的具体原理和对分析结果的理解等内容将放在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中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