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难

十五难

曰:经言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王脉耶?将病脉也?

然: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也。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62],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时之脉也。

如有变,奈何?

然:春脉弦,反者为病。

何谓反?

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气来厌厌聂聂[63],如循榆叶,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

夏脉钩,反者为病。

何谓反?

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累累如环[64],如循琅玕,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曰病;前曲后居[65],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

秋脉毛,反者为病。

何谓反?

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曰平[66];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萧索[67],如风吹毛,曰死。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

冬脉石,反者为病。

何谓反?

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68],濡滑如雀之喙,曰平;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69]。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

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70],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71],是脾衰之见也。

【译文】

问:医经说春季脉弦,夏季脉钩,秋季脉毛,冬季脉石。这是四季当令的脉象呢,还是病态的脉象呢?

答:弦脉、钩脉、毛脉、石脉是四季当令的正常脉象。春天表现为弦脉,是由于肝脏在五行属木,与东方、春季相应,主阳气始生,春季草木万物开始生长,但树木还没有长出枝叶,人体也类似,脉气来时表现为柔软而长之象,叫弦脉。夏天表现为钩脉,是由于心在五行属火,与南方、夏季相应,主阳气旺盛,万物呈现出一片茂盛之象,枝叶向下向外布散开来,向下弯曲像钩子一样,所以脉气来的时候稍快,去的时候稍慢,叫钩脉。秋天表现为毛脉,是由于肺在五行属金,与西方、秋季相应,主阴气始生,万物生长达到了终极,草木茂盛的叶子都在秋季的时候凋落,只有枝条还单独存在,就像人体的毫毛一样,脉气来的时候,轻虚而浮,叫毛脉。冬天表现为石脉,是由于肾在五行属水,与北方、冬季相应,主阴气隆盛,万物生机潜伏闭藏,隆冬之时,水凝结成冰,坚硬如石,所以脉气来的时候,沉软而滑,叫石脉。这些就是四季当令正常的脉象。

如果发生了病变,四时的脉象将是怎样的呢?

问:春季应当为弦脉,出现反常的脉象就是病态的表现。

什么是反常的脉象呢?

答:春季应当为弦脉,脉气当柔软而长,若脉气来时搏动坚实强硬有力,是太过的脉象,说明病在外表;脉气来时搏动虚软微弱,即是不及的脉象,说明病在内脏。脉气来时轻柔和缓,好像抚摸榆树叶子一样,是正常的脉象;如果脉象坚实而有滑象,好像触摸坚硬的长竿一样,就是病态的脉象;如果脉来急迫有力,特别强硬,如同刚拉开的弓弦一样,即是死脉,预后多较差。春天的脉象稍微带有弦象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脉象弦硬有力,缺少从容和缓之象,是缺少胃气的病脉;脉象弦硬,毫无从容和缓之象,是无胃气的脉象,是死脉。春天的脉象是以胃气为根本的。

夏季的脉象应当是钩脉,出现反常的脉象就是病态的表现。

什么是反常的脉象呢?

答:夏季的脉象应当是钩脉,若脉气来时搏动坚实强硬有力,是太过的脉象,说明病在外表;脉气来时搏动虚软微弱,即是不及的脉象,说明病在内脏。脉象来时如连环的珠子,好像触摸光洁润滑的玉石一样,是正常的脉象;脉来急数,如同鸡抬起爪子快走一般,就是病态的脉象;如果脉象来时弯曲,去时硬直,如同连带的钩子一样,是死脉。夏季脉象轻微带有钩象是正常的脉象;脉有钩象而缺少从容和缓之象,是缺少胃气的病脉;脉象只有钩象,毫无从容和缓之象,是无胃气的脉象,是死脉。夏季的脉是以胃气为根本的。

秋季应当为毛脉,出现反常的脉象就是病态的表现。

什么是反常的脉象呢?

答:秋季应当为毛脉,若脉气来时搏动坚实强硬有力,是太过的脉象,说明病在外表;脉气来时搏动虚软微弱,即是不及的脉象,说明病在内脏。脉来轻盈浮大,像古代车子的伞盖一样,用力按压脉体更大是正常的脉象;如果脉象轻虚而兼有涩象,好像触摸鸡的羽毛一样,就是病态的脉象;手指按在脉上,感到脉象浮而无根,好像风吹羽毛一样飘散不定,是死脉,为预后不好的脉象。秋季的脉象稍微有点毛象是正常的脉象;毛象偏多而缺少从容和缓之象,是病态的脉象;只有毛象而毫无从容和缓之象,是无胃气的脉象,是死脉。秋季的脉是以胃气为根本的。

冬季应当为石脉,出现反常的脉象就是病态的表现。

什么是反常的脉象呢?

答:冬季应当为石脉,若脉气来时搏动坚实强硬有力,是太过的脉象,说明病在外表;脉气来时搏动虚软微弱,即是不及的脉象,说明病在内脏。脉气来时寸大尺小,脉体润滑如同鸟嘴一样,是正常的脉象;如果脉象像鸟啄食一样连续不断,稍带钩形,就是病态的脉象;脉象来时像解开的绳子一样散乱无力,去时像用手指弹石头一样急促有力,是死脉,为预后不好的脉象。冬季的脉象稍微带石为正常的脉象;脉体石象偏多而从容和缓之象偏少,是病态的脉象;脉体只有石象毫无从容和缓之象,为无胃气的脉象,是死脉。冬季的脉是以胃气为根本的。

胃为一切饮食水谷的聚集之处,主要供应人体全身所需要的营养,为四季脉象动力的来源。四季的脉象均以胃气为根本,所以胃气的有无、多少可以影响四季脉象的变化以及疾病的轻重,是决定疾病预后情况的关键。

脾属中焦,脉象从容和缓,没有特殊的形象,只有到脉气衰时才会见到。比如像鸟啄食一样尖锐而连续不断,或者像漏屋滴水一样,极缓而毫无规律,这就是脾气衰竭的脉象。

【按语】

本难专门讨论“脉合四时阴阳”和“脉以胃气为本”的理论,强调了脉象和四时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中,“春脉弦……益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夏脉钩……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曰病”之文,与《素问·平人气象论》文字同,唯《素问》作“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实而盈数,如鸡举足者曰病”。文中的两个“盈”字,《难经》均作“益”,很可能是为避汉惠帝刘盈的庙讳。

本难认为正常脉象随四时阴阳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内经》“脉合四时阴阳”理论的继承,与《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玉机真藏论》《素问·平人气象论》一样,以取象类比方法描述脉象,可以互参。

同时,《难经》继承《内经》“脉以胃气为本”的脉学理论,在本难中指出:“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廪),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而据《素问·五脏别论》所言:“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说明胃气是四时五脏脉气之本,而寸口作为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亦能体现滋养五脏六腑之胃气的有无盛衰。同时,本难对“脉以胃气为本”加以着重阐述,在论四时五脏太过和不及的脉象时,进一步强调了胃气的重要性。

同时,本难还强调了脾脉衰败的异常表现。脾脉是一种正常柔和的脉象,就像胃气一样,当脾脉虚弱、衰竭的时候,脉象就会“如雀之啄”(硬度大,如弹指),“如屋之漏”(像屋子漏雨一样,数不清楚),脉乱且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