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难
曰:经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连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脉而知之耶?
然:可尽知也。
诊[81]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强[82]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83]。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而反得沉涩而微者,死也[84]。
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沉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病若大腹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也[85]。
【译文】
问:医经上说患病后有的人死亡了,有的不经治疗自己痊愈,有的经长年累月,迁延不愈,患者的生死存亡可以通过切脉知道吗?
答:完全可以通过切脉的方法测知。
诊察疾病的时候,如果患者紧闭眼睛,不想睁眼看人,诊脉应当诊得强劲急促较长的肝脉,肝病诊得肝脉为顺,此时如果诊得浮短偏涩的肺脉,则是金克木之象,是死证。
如果患者睁大眼睛,容易口渴,心胸部剑突以下按之坚硬,脉象应当紧数有力,反而出现沉涩而带微的脉象,是阳证反倒见到阴脉,是死证。
患病后如果出现吐血,又流鼻血,脉象应当沉细,反而诊得浮大而牢实的脉象,是虚证见到实脉,是死证。
患病后如果出现神志不清,说胡话,身体发热,脉象应当洪大,反而出现手足厥冷,脉沉细微弱之象,是阳证反倒见到阴脉,是死证。
患病后出现腹胀、腹泻者,脉象应当微细而涩,反而见到脉紧大而实,是虚寒之证反倒见到阳脉、实脉,是死证。
【按语】
本难讲述了脉证相应、相反及其预后的情况。强调了脉证要一致,如果脉证相反,则提示预后不良。从脉证之间的顺逆可估测病情死生吉凶。如闭目不欲见人为肝的病候,得强急而长的肝脉,则脉证相符,虽病不危;若得浮短而涩的肺脉,则脉证相克而为逆证主死。同样,睁眼,口渴,胸下坚硬的病候,得紧实而数的心脉,亦脉证相符,虽病不危;若得沉濡而微的肾脉,则脉证相克而为逆证。以上是从五行生克关系而言,再从脉证阴阳盛衰而言:吐血、流鼻血等失血里虚证,若见沉细等虚脉,则虚证见虚脉,脉证相符,虽病不危;反之若见浮大而牢等实脉,则脉证相反,主正气已虚而邪气仍然炽盛,于病为逆,主死。又如谵言妄语、热盛神昏等阳热实证,若见身热、脉洪大等阳脉、阳证,则脉证相符,虽病不危;若见手足厥逆,脉细而微等阴寒虚脉、虚证,则邪热仍盛而正气已衰,脉证相反而为逆证,主死。再如腹胀大而泄泻乃脾阳虚衰的阴证,若见微细而涩的阴脉,同样亦脉证相符,病尚不危;若见紧大而滑的阳脉、实脉,则脉证相反,脾胃精气将有失守之虞,故亦为逆证而主死。这种脉证合参,从阴阳五行角度推断疾病逆顺死生的诊法,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