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难

五十七难

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34]泄,名曰后重。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35],食即呕吐逆。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36],大便色白,肠鸣切痛[37]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此五泄之要法也。

【译文】

问:称为泄的病有几种?都有名字吗?

答:泄有五种,它们分别称作: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也叫后重)。

胃受病为泄,饮食不消化,面色黄。

脾受病为泄,腹部胀满,泄下如注,若进食则呕吐。

大肠受病为泄,刚进饮食就想如厕,大便色白,肠鸣声明显,腹痛犹如刀切。

小肠受病为泄,小便时即欲大便,便中夹带脓血,少腹痛。

大瘕泄类似现在的痢疾,很急切地去厕所,但又不能便出,小便时阴茎也会很痛。

这就是五泄的特点。

【按语】

本难主要论述了五泄的名称与症状,在分清病位和辨明病因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启示。

《内经》在泄泻病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尚未对泄泻做系统分类,更未将普通泄泻与痢疾加以区别。《难经》则将泄泻分为五种,并首次将痢疾与普通泄泻病进行了明确区分。除此之外,《难经》按脾胃、大小肠分类,十分重视对患者临床症状、排泄物性状的对比观察,在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十七难之五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