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难
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18],何谓也?
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19]。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20]。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译文】
问:医经上说,东方肝木实,西方肺金虚,泻南方心火,补北方肾水,是什么意思呢?
答:金木水火土五行,应当相互保持平衡制约的关系。东方属木,西方属金,金克木。东方之木将要实,西方之金可以制约它;南方之火将要实,北方之水可以制约它,以此类推。五方与五脏相对应,东方对应肝,肝实;西方对应肺,肺虚。泻南方心火,补北方肾水。南方五行属火,火为木之子;北方五行属水,水为木之母。水克火,“子能令母实”是东方肝实的病因,针对其病因,泻心火以制木,心火得泻,火不乘金,金不受克,故西方不虚而金能平木。“母能令子虚”是针对治疗而言的,即肾为肝母,滋补肾水,以助克火之力,水胜火,则心火不至于偏旺,心火受抑制,不能刑金,因此西方不虚,金能平木。医经说,如果连虚实都判别不清,虚证都无法治疗的话,就更别说治疗实证了。因此判清疾病的虚实十分重要。
【按语】
本难主要论述了肝实肺虚应用泻火补水法的原理,强调了治疗中的整体观念,应注重判清虚实。
东方属木代表肝,西方属金代表肺,东方实,西方虚,即肝实肺虚证;南方属火代表心,北方属水代表肾,泻南方,补北方,即补肾泻心。此即《难经》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提出的“泻火补水”的法则。
肝实肺虚证的“常治之法”应当补金泻木,但本难却以泻火补水法治疗,这是运用“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法则而制定的变通之法。其基本含义是:五脏之间既要有生,又要有克,才能维持机能活动的协调有序。东方实、西方虚,是肝木实、肺金虚,依“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之法,肝木实,应泻其子心火;肺金虚,当补其母脾土,但肝木正盛,肝木克土,虽每日补脾,终不能敌肝木正盛之势;虽然土能生金,但金受火克,补脾仍显杯水车薪,得不偿失。所以《难经》提出泻火补水之法,不补土,不补金,而是泻南方,泻肝之子以夺其肝气,使肝木无过,肺金不虚,使金生水,则肾水得补;补北方,专补肾水,一则可制心火,二则可生肺金,心火受抑,不克肺金,以济其肺气,使金自平,金生水,故能补水。水足金旺,则金能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