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安全和药物警戒的具体实施
药物安全和药物警戒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保护公众健康。它贯穿于整个药物的生命周期。从药物开发到药物上市,或者由于安全性的问题最终撤出市场,其间的安全性信息都需要监测、分析和总结。
在药物开发的早期,非临床安全性信息对新药的研发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安全性信息主要为药物的毒理作用和严重不良反应。非临床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该产品在人类使用的可能作用的概貌,以便于设计临床试验中合适的剂量,以及早期发现潜在目标器官毒性的安全性监测措施。具体的目标包括:①识别目标器官毒性。②识别剂量-反应关系。③评估系统暴露和药理毒理反应的关系。④评估作用的可逆性。⑤评估在人体试验中的起始剂量的基础规定。⑥识别在人体试验中安全性监测的参数。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非临床动物试验一般包括:①两种哺乳动物种属中的急性毒理试验。②两种哺乳动物种属(一个为非啮齿类)中的重复剂量毒理试验,剂量相当于或高于建议的人体临床试验用量。③安全药理研究,包括心血管、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④在Ⅰ期临床之前的体外基因毒性评估,包括变异和染色体损害,可在Ⅱ期临床前要求增加试验。⑤评估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动物研究,需要在Ⅰ期完成和开始患者试验前出结果。⑥用药部位耐受性的动物研究,可作为其他毒理研究的一部分。⑦生殖毒性研究。⑧一般不要求在临床试验前做致癌性研究,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会被要求,比如基因毒性发现有潜在风险。
非临床研究所获得的安全性信息是有限的,但是这些安全性数据可以为以后人体使用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供预测和参考。即使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一旦在进行的动物试验中出现了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安全性信息必须及时通报药政管理机构、伦理委员会和所有参加研究的研究者。具体通报时限和方式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比如FDA要求15日内报告。
药物警戒能力建设,并实现可持续有效地管理患者和药品的安全,主要包括:①新药上市前,在多国多中心临床试验,来自不同患者的安全相关数据的数量和种类是非常多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简洁和有系统的安全监测系统,以发现和记录已知的和未知的不良反应,评估临床试验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有助于新药的批准进入市场并使这些药物能够在市场上生存。②如果新药被批准以后,没有药物警戒性的安全措施,这样就把患者置于危险之中,同时也使得制药公司陷入投资风险中,因此需要收集上市后药品的药物警戒数据。执行上市后药物警戒要求充分了解药品的范围,其中包括主动安全报告和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市场监督,它涉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缓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