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手稿》是一部对“人的命运”历史审视的伟大著作。《手稿》由写在三个笔记本的手稿组成。笔记本Ⅰ的内容是:对斯密学说中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学范畴作比较反省,解释斯密学说的矛盾;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笔记本Ⅱ只保留下四页手稿,主要是有关私有财产的论述。笔记本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论述,对当时的各种共产主义理论的考察和评述,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有关分工和货币的两个片段,此外还有一篇《序言》。

马克思关注当时时代工人的命运,关注现代社会人的命运。他以私有财产(人的感性存在)为出发点,分析了劳动、工资、资本、工人、资产阶级等关系。这其中,劳动(商品)是一个中介,如果产生了劳动异化,那么人的解放,人的本质的完全占有就不能完成,最终共产主义就不能得以实现。正因为这样,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生前并没有付梓,直到1932年才被整理出版,随即引起理论界的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