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时代价值
1.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6]在贫困的海滩上偶尔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社会主义幻觉,而绝不可能建立起牢固的科学社会主义大厦。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17]正是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根必须深扎于现实的物质经济事实之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果断地中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胆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生机活力。
2.把社会主义奠定在坚定的经济发展之上,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探索出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还不高,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弱项还需要补强,建设创新型国家还任重道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还没有变,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决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也绝对不能动摇,改革开放的步伐也绝对不能停滞。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效能。为此,一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二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各自的作用,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合理用好“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手,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8],要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根深叶茂,就必须使各项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培育好、维护好、发展好“物质的经济的事实”这片沃土。
4.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方法论指导。从广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科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群众,促进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促进社会主义实践从自发状态向自觉阶段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根据《反杜林论》编辑而成的,而《反杜林论》起初是一部纯学术著作,“原来根本不是为了直接在群众中进行宣传而写的”,当德国社会民主党需要一本关于社会主义的宣传性著作时,恩格斯颇费精力地对此进行了大众化改造:一是“增加了若干比较详细的说明”,二是“删去一切不必要的外来语”,三是保证内容“对德国工人来说困难是不多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出版发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清除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错误思潮、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德国工人中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来,这本书也成为共产党人必读的科学社会主义入门教材,在世界各国共产党中流行传播。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他们共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用大众可以理解的语言,二是讲大众可以明白的道理。这两条,对于我们改进学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马克思主义不是神秘主义,它讲的是“现实的人”自己的事情,只要把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给群众讲清楚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就会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学习、研究、宣传它。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这部著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要义,进而在新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