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工作(做事)

(三)干工作(做事)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众多矛盾之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繁杂工作之中,必有一个是中心。因此,开展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或关键,以带动其他。在阐释这一方法时,他多次引用过两句戏文,“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

毛泽东同志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0]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要分清事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区别对待。他主张,一个时期总要有个重点。

当然,主要不等于唯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不等于对其他方面的问题统统丢开不管。“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21]这段话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诞生前夜说的,中国共产党正要成为全国的执政党,面对的任务十分繁重,既要以主要力量抓紧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又要像“弹钢琴”那样随时照顾到其他方面的工作。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事情的结束,更加重要的是实行。毛泽东同志从来不是空谈家。对关系全局的工作,他在提出任务后,总是下大决心、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一步紧跟一步,真正抓出看得见的结果来。

正确的决心有个前提,就是符合实际。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三反”运动时,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方针,而且亲自督办;不仅提出任务,而且交代方法。在“三反”运动紧张的日子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取汇报,亲自指导。到运动后期,他又以很大力量落实定案工作,确定具体的政策原则和处理办法,妥善处理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做好善后工作。

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要做好任何工作,都不能只靠领导者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而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1943年,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22]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第一点,要坚持“一来一去”。毛泽东同志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23]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第二点,要了解群众的“心理”和需要,要知道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抓人心,最根本的就是抓人的需要,特别是物质需要。毛泽东同志认为,领导者要想让被领导者跟着前进,必须给以物质福利,否则,就不能实现领导。[24]

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如果脱离了群众,必将一事无成,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有可能实现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他要求:“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