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仍具有鲜活的时代感

(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仍具有鲜活的时代感

《序言》高度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于“维多利亚时代”,距今160余年,它是否已经“过时”可能引起很多人的困惑。在我看来,不能依据某种学说创立的实践来判断它是否“过时”,是否具有真理性。“新”的未必就是真的,“老”的未必就是假的。正是由于深刻地把握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历史唯物主义由超越了19世纪这个特定的年代;正是由于所关注和解答的问题契合着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又具有内在的当代意义。总体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结晶,具有现代性理论特质。从萨特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到杰姆逊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意义世界”,这一时间跨度再次表明,历史唯物主义仍然具有令人震惊的时代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新格局,如何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如何观察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观察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才能科学地回答上述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看,马克思对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都进行过批判性研究和哲学的反思,不仅德国古典哲学,而且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法国“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都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自觉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史、历史学、理论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的“补课”,以更深厚的学养和更宽广的视野来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从学科整合的视界出发,揭示马克思的思想韵律,展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整全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