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时代价值
1.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不到一百年创造的财富比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创造的还要多。它的快速发展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以后,“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3]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丧钟就要敲响的结论至今已经过去100多年了。这100多年来资本主义发生多次经济危机,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恩格斯在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撰写的导言中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内在矛盾激化,只能通过战争来缓和,但战争的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于是当时认定资本主义已处于垂死阶段。20世纪后半期至现在,资本主义经过调整缓解了矛盾,出现起死回生的变化。所有制调整,如西方大型公司推行职工持股;收入分配的调整,如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政治上调整,西方发达国家都完善了民主制度等,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变化。
(1)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要表现在:①科学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科技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财富的增加、民生的改善缓解了基本矛盾;②资本主义在其生产关系尚能容纳的情况下,国家对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形成自上而下的变革由社会革命变为自我革命,促使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③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的形成在组织上催生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三大体系:世界组织+国际贸易体系+货币体系),资本全球循环、全球生产,全球配置资源,产业链互嵌,价值链、供应链的全球化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扩展到全球,产生不平等的经济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发达资本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世界性的两极分化严重。多元化的产业分工带来社会阶级结构的多元化,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形成了中产阶层;④社会制度不是单一的资本主义制度,世界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要理性、客观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和历史发展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在美国,不到20%的人占有了全社会80%以上的财产,大多数人还是雇佣劳动者。根据联合国统计,占世界人口不到20%的国家享受了世界86%的产品。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实质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积累的过程,一方面资本主义内部腐朽因素不断走向末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在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是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本质变就是拥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们起来进行斗争,取得社会的领导权和支配权,全面推行新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让我们明晰未来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坚信,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这是人类迄今为止设想的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马克思说未来人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有两层含义:(1)生产资料是社会联合地占有,是公有制。(2)社会联合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由人。这里的自由不单是选举自由,而是指全面发展,即每个人有条件按照自己兴趣进行劳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所有也真正变成了个人所有。这种构想的实现虽然还比较遥远,但对我们今天有指导意义。自由人的联合体包含了两条原则:(1)联合的而非孤立的,中国现在的联合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的联合。(2)联合中的每个人都是主人,有经济、政治权利,能充分发展。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结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主张,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3.《资本论》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充分体现了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要遵循价值规律。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坚定的价值量来进行生产和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它不仅决定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决定着市场经济的进行。
有人认为,《资本论》主张计划经济,因而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指导意义。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计划、财政和金融是宏观调控的三根支柱;而过去我们片面理解的计划经济体制,一切通过计划,计划就是法律,用计划指挥一切,这种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与《资本论》中阐述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不是等号关系。《资本论》第1卷第1篇“商品和货币”考察的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般,在这部分的内容中,马克思阐明有关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律,诸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价格运动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等,这些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仍然要发生作用。除了第一篇以外,《资本论》的全部内容都是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如果抽去了资本主义特殊生产关系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关系的本质,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但不实用,西方经济学庸俗但比较有用。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并不在于要不要研究日常的经济现象,而在于如何研究经济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然需要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切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国家、社会都不能离开有关商品的一般原理,才能进一步理解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资本论》是从商品分析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资本论》中既研究了简单商品的一般原理,也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的特殊性质。如果不懂得有关商品的理论,就不可能弄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弄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企业主体;平等竞争;通过供求和价格变动调节;市场体系;法制管理。只有明确了这些必要的理论和要素,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资本论》在论述市场体系的构成中,是从要素市场的角度分析的。论述了资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形成基础。
在流通过程中,商品资本仅仅起商品的作用,货币资本起到货币的作用。它之所以能成为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只是因为它们是资本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和整个资本运动相联系。但货币一旦作为生息资本出现,就具有独特的性质。既不是单纯的货币,也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资本商品,由货币资本所有者贷给职能资本家,这种独特性质的资本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因对它使用,能够带来利润,职能资本家贷入资本商品,就是为了取得这种特殊价值的使用权,这就产生了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产生借贷关系。正是这种贷入与贷出的活动,产生了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等)。可见,把资本作为资本商品来经营,是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基础。
关于劳动力商品,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的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14],“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归结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须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用者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5]在市场上是以价值为基础而进行买卖的。根据劳动力商品的理论,马克思还进一步研究了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如何转化为劳动的价值和价格,转化为资本主义工资的;供求对于劳动力价值实现的影响;劳动力价值规律的变动对剩余价值规律变动的影响等等。因此,劳动力市场主要进行劳动力的买卖,而劳动力价值、价格理论就成为构建合理有效的劳动力市场的基础。
土地商品化和地租、地价,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房地产是生产过程一个重要的因素,房地产市场就成为市场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开垦的土地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由于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又是工业和其他行业的载体以及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成为生产和生活所必需。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土地商品化,在土地上建筑的房屋也可以和土地一起进入房地产市场。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实际上,土地价格并不是购买土地是价格,而是对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它是由地租量的大小和利息率的水平决定。通过对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的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价格,形成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场,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