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局

卫生健康局

2019年,县卫生健康局紧紧围绕上级要求,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为主线,打造医疗康养高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新务实,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各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乐亭县再次被确认为国家卫生县城;健康促建县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国家卫健委对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300家县医院名单公布,县医院榜上有名,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医院被命名为2019年度市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县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被授予省卒中防治中心单位,胸痛中心被胸痛中心联盟授予“模范医院奖”和“胸痛中心建设创新奖”;县中医院被确定为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县级中医院。此外,全县投资536万元的智慧医疗项目有序实施;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唐山眼科医院等就医联体、实习基地、眼科联盟等多个项目开展合作;组建县医院医共体、中医院医共体,实现13个乡镇卫生院全覆盖;两所“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运行良好,入住率达90%,“两院融合”率100%。

【打造医疗康养高地,增进百姓福祉】 打造医疗康养高地工作被列入市十项重点工作,该工作乐亭县各月排名始终在全市前列。(一)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一是成立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二是县医院、中医院分别制定《医院章程》。三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确定县医院为创建试点医院,市卫健委将县医院列入市级创建培育名单。县医院制定《医院章程》,并从科学管理等多方面落实相关制度,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构和人员岗位管理办法。积极探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按照《医院年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采用平衡积分卡方式对科室全年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科室财务指标;规范人才培养制度和科研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水平;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医疗安全;规范信息管理制度,完善经济运行管理制度。同时完善医院管理体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医院管理科学规范,医疗服务优质高效,群众获得感增强,县医院11月被命名为2019年度市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二)抓实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一是县级医院分别加入市级三级医院医联体,县医院加入市工人医院、人民医院医联体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县中医院加入市工人医院、市中医院医联体。在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二是以2个二级医院为牵头单位,分别组建县医院医共体和中医院医共体,实现13个卫生院全覆盖。三是积极探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谋划县医院-乐亭镇卫生院、中医院-新寨中心卫生院等3个紧密型医共体,其中中医院-新寨中心卫生院紧密型医共体取得实质进展,中医院选派人员到新寨卫生院任院长,对新寨分院投资20万元进行装修,每周五派专家团队到新寨分院坐诊,真正实现了人、财、物统一管理,卫生院在环境面貌、职工热情、业务拓展、百姓认可等方面均有提升。四是实施智慧医疗健康云信息平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50万元,将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年内首先架构“智慧医疗云健康”数据中心平台,本着“成熟一项、上线运行一项”的原则,陆续开通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线上结算、移动健康、远程会诊等服务。该项目为实现医共体内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抓实分级诊疗提供信息支撑。(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投资2400万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县医院新病房楼项目基本完工。二是投资295万元为基层卫生院购置DR、X光机等医疗设备50台件。三是县医院被确定为全国300家达到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县级医院。四是县中医医院被确定为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县级中医医院,对标对表积极争创“三级医院”。五是结合中医院与新寨卫生院紧密医共体建设,积极培育新寨中心卫生院向二级医院水平迈进。六是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标准化卫生院创建工作,新寨中心卫生院、乐亭镇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其余达到基本标准。七是实行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六统一”管理,即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准入退出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管理。六部门共同出台《乐亭县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年内将毛庄镇、胡家坨镇、庞各庄乡确定为第一批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试点,基本实现“六统一”管理。八是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按要求完成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达到69.1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应签尽签。九是完成毛庄卫生院“国医堂”建设,至此,全县共12家乡镇卫生院建成“国医堂”,100%完成上级下达的“国医堂”建设任务。(四)打造人才技术高地。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年内招录医学毕业生49名,充实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3名农村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全部落实编制。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大人民医院联盟、空军总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启动“百人轮训计划”,在学科建设、前沿技术、人才培养上加强合作与对接,全年共派出50名骨干医师、7名学科带头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157人参加医学年会和短期培训班。县医院与市眼科医院成立眼科联盟,县中医医院与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三是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三年提升行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县医院着力提升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急性创伤救治中心、120急救中心6个中心服务能力,年内通过第一批次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并获授牌,被授予省2019年第一批卒中防治中心单位,县医院胸痛中心被胸痛中心联盟授予“模范医院奖”和“胸痛中心建设创新奖”。县中医院肿瘤科、肛肠科被列为省级中医重点建设专科,投入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肿瘤研究所的发展建设,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研究所获市级认证。(五)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一是全县现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2所,分别是中医院托养中心和佑安医养康复中心。2所服务机构总投资8500万元,设立床位200张,入住率达90%。二是依托县医院新建病房楼,启动建设康复保健科,主要面向住院康复期病人、功能恢复患者及康养服务。依托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投资80万元添置康复治疗设备,增加床位和专职医护人员,积极开展护理、康复、养老等延伸性服务。三是支持民营机构,积极申报佑安医养康复中心创建省级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四是更好地为农村老人提供便利的养老服务健康保障,坚持重心下移,乡镇卫生院与所在地敬老院全部签订“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服务协议,采取定期上门体检等多种形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突出“八个优化”,开展“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 结合全省卫健系统“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安排,乐亭县将2019年确定为“优质服务提升年”,通过“八个优化”,建立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一)优化就医环境,完善便民设施。(二)优化服务态度,规范服务礼仪。(三)优化就诊流程,打造智慧医疗。(四)优化分级诊疗,抓实县域医共体。(五)优化医护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做好医疗卫生结合。(七)优化医疗市场,加强监督执法。(八)优化医德医风,坚持廉洁自律。“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的开展,有效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升服务质量,改进医德医风,提高群众满意度。

【落实扶贫政策,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年内全县共有324户60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脱贫137户351人,继续享受政策),未脱贫贫困人口187户257人(其中因病致贫119户165人)。该局多次走访筛查,将健康状况、就诊信息、医疗费用等情况统计登记,及时更新国务院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并根据患病情况登记造册,实施精准分类救助。(一)落实医疗保障救助政策。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执行贫困人口住院免交押金政策,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补充保险“四重”保障机制,实现出院即报,使贫困患者就诊自付费用大幅降低。年内,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基本医疗报销9545人次,医疗费用总额472.8万元,“四重”报销438.6万元,总报销比例为92.77%。(二)推进“30种大病”集中救治。明确县医院、中医院为大病定点救治医院,成立各病种专家组,分别制定救治方案。按照市关于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方案要求,及时将集中救治病种由25种增加到30种。通过层层排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0种大病患者共计53人(其中死亡6人),低保特困大病患者48人(其中死亡1人)。对大病患者分别指定救治医院,有步骤地实施救治。同时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要求定点医疗机构根据贫困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切实提升贫困人口大病救治水平。(三)规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在100%签约基础上,做实做细履约服务,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全县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39个,与所有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定期开展公共卫生、健康指导、政策宣传等履约服务。(四)开展贫困人口健康体检。5月份全县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健康查体活动,对所有贫困人员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健康指导。(五)围绕“四大行动”开展疾控健康扶贫工作。一是开展14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查漏补种行动,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4岁以下儿童底数,共33名儿童,对发现的5名未完全接种的儿童开展补种工作。二是开展排查贫困群众重点传染病行动。对排查出的1名结核病患者开展入户随访,免费提供药品,并申请防痨协会救助金1000元。三是开展孕妇儿童碘检测行动。重点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孕妇和8-12岁儿童情况,开展孕妇和儿童尿碘、盐碘检测,给予健康防病建议。四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扶贫行动。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情况,开展免费诊断、随访、免费体检、送医送药,发放免费药品,涉及患者46名,对7名严重患者住院治疗,祥亭医院对个人负担部分确实有困难患者给予减免。

【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一)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任务”按照项目要求逐一落实。年内,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4.7万人份;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3.2万册(张),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200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700余次;管理0-6岁儿童2.4万人,儿童健康管理率98%;孕产妇健康管理率92.91%;为全县61281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年内全县老年人体检4.4万人;管理高血压患者4.6万人;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1.1万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73人;中医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3.9万人,中医管理0-36个月儿童4400余人;管理结核病患者53例;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达100%,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员对相关场所开展实地巡查340次;发放避孕药具2万余人次。(二)扎实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举办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培训班,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快速处置能力;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指导;通过预检、隔离、消毒等防控方法有效控制春季部分学校暴发流行腮腺炎疫情;开展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和麻疹类疫苗集中查漏补种活动;有效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全县共查验预防接种证5698个,补证79个,补种1612剂次。(三)有效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联合八部门下发《乐亭县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工作小组,形成多部门协调机制,并有效运行,经过努力,全县氟病村由98个村降低为9个村,通过儿童甲状腺B超检查及儿童、孕妇尿碘盐碘监测,乐亭县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以“六进”为载体,推进健康促进县创建】 乐亭县被确定为省健康促进试点县,该局有序开展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一)精心组织部署。制定并下发《乐亭县健康县城健康村镇(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指标,任务分解。召开全县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明确责任目标,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实现创建目标。(二)完善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社区、村、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工作网络,建立以县疾控中心为核心,覆盖全县医院、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专业网络,全县有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人员782人,专业网络人员469人,实现网络全覆盖。(三)开展多元化宣传。结合主题卫生日,组织相关部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示、健康咨询、义诊、讲座等宣传活动。县电视台开设《健康那些事》栏目,共录制播放健康促进节目15期;县医院编辑《助您健康》杂志,截至年底,刊发31期;通过“健康乐亭”“乐亭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健康知识。(四)持续抓好健康促进场所建设。突出示范引领,注重全面推进,全县建成健康促进机关38个、健康促进医院11家、健康促进学校49所、健康促进企业20家、健康社区12个、健康村95个,评选健康示范家庭100户。倾力打造健康环境,建成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步道1条、健康骑行圈1个、健康长廊1条、健康小屋2个。(五)做好健康人群评估调查(基线调查)。完成650余份问卷调查、微机录入、数据汇总校验、上报,乐亭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创建前的3.3%提高到26.7%,吸烟率由创建前的29.8%下降到23.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率由创建前的30.7%提高到38.4%。(六)注重精准指导。定期深入各创建单位,对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督导,提出有效指导意见,确保创建工作稳步推进。11月底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县建设终期评估验收。

【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一)卫生县城创建再获佳绩。乐亭县2月份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县城。(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城区进行集中投药,开展灭鼠工作,确保灭杀效果,投药点位达到5500个。(三)镇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督导检查工作,督导各镇乡重点清理村庄内外、公路边沟的柴草垃圾,消除“四害”孳生环境,助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四)省级卫生村和卫生乡镇创建活动。年内全县创建省级卫生村5个、省级卫生乡镇2个(胡家坨镇、马头营镇)。将创建标准发给各镇乡(街道)并要求对标创建,同时加强对创建工作检查指导,上报创建档案。(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改造及后续服务工作。经摸底调查,农村村民中心厕所建成342座,11月完成验收;完成示范片区(毛庄、胡家坨、汤家河)摸底改厕工作调查,将奖补资金(100万元)发放到相关乡镇,令其自行采购物资,完成改厕,11月底完成验收;购置抽粪车54台,全部发放到乡镇,用于无害化卫生厕所粪液抽取;对全县改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完成28个玻璃钢化粪池招投标工作,年底前配发到乡镇并投入使用;1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无害化卫生厕所全部改建完成。

【认真落实国家计生政策】 (一)依法落实两孩政策。全面推行网上生育登记,做好一、二孩生育登记服务和再生育审批工作。年内办理一孩生育登记1253例、二孩生育登记1030例、再生育审批89例。(二)落实计生奖扶政策,助力家庭发展。一是奖扶工作。年内新增奖扶人员3136人,全县总数达到34630人,新增特扶人员发放奖扶特扶资金共计54383460元。二是落实中、高考加分政策。完成1103名中考学生和798名高考学生加分工作。三是积极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各项帮扶措施。4月份,投资3.942万元对全县失独家庭438人进行免费体检。体检内容包括量血压、测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多种项目。四是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降低出生缺陷。全年发放叶酸3143人份;全面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年内共为1473对农村计划怀孕的已婚育龄夫妇体检,对查出的高风险人群,落实检查、治疗和转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