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局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创新服务、规范市场和保障安全等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国务院明确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分别进行证照分离改革。并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证照分离改革模式分类管理,逐步实现全覆盖。(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手续,优化办理流程,4月1日开始全县企业开办事项时间做到不超过5个工作日。(三)落实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4月1日起公司注册登记及名称变更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除部分法定情形限制外,申请人依法自主拟定名称,通过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自主查询、比对、判断、申报,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项措施实施后,共办理名称自主申报3996户。(四)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和“云窗办照”。全面推行“互联网+”登记注册服务,利用企业全程电子化和个体户“云窗办照”提升市场主体登记智能化、电子化、便利化水平,实现“足不出户办审批”。(五)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度。企业向登记机关申请清算备案和利用报纸公告的,可以免费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试点将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将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建立容错机制,对于被终止简易注销登记企业,允许其符合条件后再次依程序申请简易注销,企业注销登记更加便捷。
【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一是重点对药品流通领域、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产品质量、经营行为重点监督检查。年内共检查企业306家,排查隐患53个;回收过期失效药品1150盒。二是加强生产领域日常监督检查。年内检查食品生产企业88家次,其中存在问题的10家企业全部整改;5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获得HACCP体系认证证书。三是开展销售环节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69人次、执法车辆103辆次,检查市场35个次,检查食品经营者850户次,在全县3个大中型超市和3个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标准化快检室,开展每月两天的食品快检室“公众开放日”群众免费检测活动,1家超市入选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四是开展餐饮环节专项治理。重点加强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高速服务区、景区公路沿线等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检查,做好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召开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会10次,受训人员560人次,全县大型餐饮单位全部实行明厨亮灶和量化分级管理,2所幼儿园获得市A级单位称号。五是非洲猪瘟疫情隐患排查防控及肉制品市场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3214人次、执法车辆119辆次,检查涉及猪肉销售、冷储、加工等各类经营户9541户。六是开展打击防控“山寨”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是否存在销售假冒、侵权“山寨”、“三无”、劣质、超过保质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出动执法力量4148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场所2074个,梳理相关问题6个,查处案件6起,没收并销毁无生产日期冷冻饮品1743件、“三无”速冻饺子400公斤、速冻馄饨100公斤,查扣涉嫌商标侵权白酒111瓶。七是开展“迎国庆、保稳定、促安全”食品安全打假“利剑”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33人次,执法车辆46辆次,检查食品经营户386户次。八是开展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工作。共抽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2133批次,其中47批次不合格。九是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三小”登记条例,全县登记小作坊28家、小餐饮238家、小摊点1119家。十是加大12331投诉举报受理力度。受理举报56起,调处成功54起。十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等活动10余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图册、法规守则共计6000余份,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答题300余份,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加大。成立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小组,制定专项检查工作方案,针对电梯、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危化企业为重点,统一调配和组织安全监察人员开展现场检查。年内,共检查企业145家,检查特种设备781台,出动执法人员409人次。发现隐患或问题122项,整改隐患或问题114项,整改率93.44%。同时,受理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业务596项;协调联系省特检院唐山分院等部门检验锅炉、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800多台(件、次)。(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开展。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具、学生校服、儿童用品、佛山泡水车、热水器、床上用品、消费品及纤维制品、劳动防护用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企业日常检查,加大产品监督抽查力度,共检查企业1637家次,抽查产品41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6批次,严格不合格产品处理,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监管执法工作取得新战果】 (一)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乐亭县2019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各成员单位实时调整“一单两库”,全力推进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全县共开展随机抽查114批次,检查监管对象1819户,抽查结果全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政府网公示,抽查结果公示率100%。(二)全面加强商业广告监管。年内先后两次组织全县广告公司和各分局参加省、市广告行业大培训会议,组织签订广告经营单位承诺书;9月10日召集各分局相关负责人、5家民营医院和15家主流公共媒介,就发布违法医疗广告和虚假信息方面、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会议。年内,对金融理财类广告行政约谈广告公司15家(含3个微信公众号),预审各类广告54件、下发各类行政指导意见书97份。(三)全面开展保健品、化妆品市场专项整治。年内,相继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保健食品化妆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活动、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特殊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出动执法车辆133台次、执法人员528人次,监督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216家、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359家。对93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新办(换证)现场验收,对72家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指导登记。特别是加大对保健食品会销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会销经营企业名录,实行会销报备制度,要求企业不违法违规宣传产品、不夸大宣传、不宣称疗效。(四)集中开展专项执法百日攻坚行动。紧紧围绕办大案、树权威的办案理念,成功办理1起制售侵权润滑油案,罚款40万元,立案查处2起涉嫌销售假名酒案,涉案金额25万余元。没收侵权产品包装1.6万余件、侵权知名白酒705瓶,其中1起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立案调查1起化肥销售者欺诈农民案。所办理案件其中1起被国家局评为模板案例准备巡回介绍。查处无照经营58户,补办执照58户。召开“扫黑除恶”问题线索有关会议4次,约谈相关人员34人,签订责任状10份,梳理线索3件。发放“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宣传单5000余份,参加宣传人员多达60人次。(五)全面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积极推进农资企业诚信经营,严查涉农案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大化肥等农资商品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年内共抽检化肥16批次,其中合格13批次,对3批次不合格化肥立案查处。(六)全面加强价格监督执法。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期间,对县城各大商场、超市、综合市场等场所,开展节期市场价格专项执法检查,完成各大商场、超市的标价签备案工作。年内陆续开展医疗卫生收费检查,重点检查乡镇卫生院有无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落实新的收费文件精神、变动调整新收费标准是否及时、有无自立收费项目自定收费标准等问题。开展农产品市场价格巡查,重点对县城农贸市场、部分商场等集市的农产品价格情况开展巡查工作。开展涉企收费检查,以省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未清零,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收费未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继续收取已取消、停征、免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延长收费时限、增加收费频次等违规收费行为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收费,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同时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咨询,全年共办结各类价格举报案件18起,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注册商标数量稳步上升。年初,“乐亭甜瓜”地理商标注册成功,“乐亭海参”注册地理商标申报材料申请至国家商标局受理审查,对“乐亭草莓”“乐亭韭菜”“乐亭大樱桃”组织申报。商标注册件数达452件,有效商标注册总量1552件。(二)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增强。“乐亭桃”“乐亭扇贝”“乐亭甜瓜”完成2019年度省新增地理标志商标拟奖励项目申请。6月底对2018年新增41家小微企业落实市级商标奖励共计8.2万元,9月份对1家小微企业落实2018年市级专利运用补贴4.78万元,对6家小微企业落实专利创造奖补资金共计4.39万元。10月底组织“乐亭桃”“乐亭扇贝”完成县级科技创新奖励申请,奖励共计20万元。10月底组织2018年新增37家小微企业完成县级科技创新奖励申请,奖励7.4万元。10月底对2018年1家企业和3个个人组织完成县级科技创新奖励申请,奖励共计5万元。(三)知识产权质量迅速提升。年内,全县拥有发明专利达136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达到3.05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年万人拥有发明专利目标2.92件)。全年引进发明专利共计29件,其中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新引进发明专利9件,唐山扬邦钢铁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引进发明专利10件,唐山格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新引进发明专利10件。
【质量强县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面落实省、市推进质量强省、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工作要求,该局牵头组织制定《〈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年目标任务落实方案》,细化分解重点工作任务,并充分发挥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指导协调各成员单位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狠抓落实入手,全面推进制造业质量提升、食品药品质量提升、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质量提升、服务业质量提升、对外贸易质量提升、文化质量提升、生态质量提升、城乡建设管理质量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十项提升”专项行动。建立“乐亭县质量工作”微信群,全县质量强县成员单位负责人全部入群,实行月报表制度,各成员单位定期报送“十项提升”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截至年底,全县大质量、大标准体系基本确立,质量供给水平较上年度有较大提高,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质量竞争力优势更加凸显,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社会贡献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追求质量氛围更加浓厚。据各成员单位上报情况统计,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完成6个技术改造项目、6个新产品开发项目、6个钢铁深加工项目、7个“两化融合”重点项目,5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并获得证书,矮砧甜樱桃嫁接育苗技术规程申报省地方标准,绿色食品(A级)设施鲜桃生产技术规程、果蔬采摘体验基地旅游服务规范、苹果乔砧短枝型品种整形修剪技术规程、绿色食品(A级)厚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4项组织申报市地方标准。组织并督导质量强县成员单位积极推进职责工作,质量强县工作迈上新台阶。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狠抓餐饮油烟治理。利用网络监管平台,做好餐饮油烟治理宣传和监管工作。成立油烟监管微信群,城区餐饮单位全部入群,该局餐饮科人员负责每日发布宣传上级政策法规,收集保存餐饮油烟清洗资料照片,利用平台处理举报投诉电话,对于生态办督查问题,在微信群里点名通知餐饮单位立即整改。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开展油烟夜查专项治理行动。截至年底,共清洗滤芯1200多家次,清洗烟罩22000多家次,督促整改问题160多家次。(二)深入开展劣质散煤治理。一是加大政策宣传。起草《关于全面加强散煤管控的通告》,利用县电视台播放、短信提醒、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知晓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快组织实施。起草《乐亭县2019年散煤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组织召开散煤管控会议,对全县散煤管控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三是强化联合执法。该局与县公安部门依托基层派出机构,联合各镇乡、园区抽调人员成立13个巡查队,开启“早巡查+日常巡查+夜巡查”模式,对全县境内违法违规销售劣质散煤行为全覆盖、多频次执法巡查,严厉打击走村串户、游击兜售等违法行为,同时从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环保、交通抽调精干力量组成2个督导组,每天不间断对各乡镇散煤管控情况现场指导和督导,确保全县非法散煤销售网点全部清零,散煤管控执法到位。年内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查扣流动散煤经营32起,查扣散煤239.7吨。劝返内蒙籍散煤运输车1辆,载煤48吨。四是积极受理投诉举报,落实奖励政策,公布两个专门受理散煤投诉举报电话,每天24小时畅通,起草有奖举报公告,在县电视台等媒体播放宣传,做到接到举报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安排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受理举报18起,查实兑现奖励1份。该局做法在10月12日全市专项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介绍,《乐亭发布》等媒体刊登转载。(三)加强型煤质量监管。重点督导严格按照“两标”要求生产洁净型煤、加贴商品煤标识,确保标识内容与实际煤质相符。同时每天坚持安排人员驻场监管,督促该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考核办法,严把质量关,确保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按照“非供暖期每月抽检一次、供暖期每周抽检一次”的原则,对生产型煤进行严格抽检,保障型煤出厂质量。(四)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管。对全县67家成品油经销单位摸底检查,实施动态监管,加大抽检工作力度,确保油品抽检全覆盖,抽检成品油349批次,覆盖率100%,对其中12批次不合格成品油调查处理,移交公安2起。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查处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油品,对油品的质量、标准、用途、牌号、等级、价格、供应、市场信息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违法行为。同时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受理投诉举报,共受理举报8起。
【服务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开展市场主体帮扶行动。该局始终把“市场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四零”服务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年内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636户,净增4679户,其中企业净增740户,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9.71%和113.67%,均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市场主体净增目标2843户,企业净增目标434户)。(二)积极开展年报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制定印发年报公示卡、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要求等形式,积极开展年报公示工作。全县个体工商户2019年度年报公示15138户,年报率69.43%;内资企业2018年度年报公示3327户,年报率91.2%;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度年报公示831户,年报率81.23%。(三)积极帮助企业融资。利用动产抵押、股权出质、商标质押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全年共办理动产抵押13份,股权出质11份,帮助企业融资31.71亿元。(四)“消保”维权力度不断加大。成功举办3·15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宣传活动,加强基层“一会两站”建设,对县内8个基层分会和41个标准村以及街道、市场超市的投诉站全面检查,对全县供热、宽带服务问卷点评。截至年底,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508件,咨询424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万元。
【自身建设取得新发展】 (一)稳步推进市场监管机构改革。根据县改革方案,重新组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原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责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县质监局职责、县发改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价格垄断相关职责、县商务局反垄断相关职责以及县工信局知识产权管理职责,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并承担县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上半年按期完成县质监局整体划转和发改局价格检查人员转隶手续,实现了集中办公。(二)积极推进巡察整改工作。该局在8月中旬至9月底接受市委第六提级交叉巡察组的工作巡察,该局把接受巡察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严格按要求做好巡察各项工作。针对市巡察组指出的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从严治党、选人用人、廉政建设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分析查摆,摸清根源,逐项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坚持立行立改,全面抓好整改落实。(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内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党员进社区“双报到”活动,实施服务企业亮点工程,从政策惠企、融资活企、商标兴企、标准助企、维权护企等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赢得企业赞誉。(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该局认真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完成各项规定动作,落实各项规定要求,坚持带着政治任务抓主题教育、带着深厚感情抓主题教育、带着特点特色抓主题教育,并立足岗位服务群众。系统上下开展为群众“承诺一项整改措施,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主题教育取得良好成效,该局做法得到县委主题教育办公室、督导组和兄弟单位充分肯定,县委督导组先后两次在该局召开主题教育汇报交流会。(五)加强法制建设。按照“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办案要求,对送审案卷严把“五关”,即当事人主体身份关、案件证据关、把好案件的定性关、把好法律文书关、把好执法程序关,从各个环节上防止错案发生。共核审案件37起,核审率100%。在执法工作中全面应用执法记录仪,实行执罚全过程监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学法、普法活动,组织全员参与国家局组织的法律知识竞赛答题,参赛率98%。投资1万多元为全员购买执法办案书籍,提高全员学法、用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