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推动 富民增效乐亭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强势推动 富民增效乐亭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苏 飞

本报讯乐亭县立足农业传统的规模、人才和技术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整合各类要素资源,突出优势特色,科学合理布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县农林牧副渔产值的93.2%,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先后荣获“中国鲜桃之乡”“中国果菜十强县”“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中国珍稀毛皮动物之乡”“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强化技术支撑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依托丞起现代农业园区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新品种新模式实验基地、万事达园区与河北农大建立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等,研发适宜本地的关键技术及果菜新品种,促进品种改良、品质改进。不断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管理以及对村级技术员的指导与培训,增强其下乡入户的科技服务能力,使其成为当地技术能人,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实现农业技术服务的全覆盖。2019年全县引进果菜生产新技术9项,试验、示范、推广果菜新品种16个。

强化园区建设 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建设了15个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园区,涵盖果菜、水产、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目前已达到县域乡镇园区全覆盖。大力发展“一村一特色、一镇一产业、一县一品牌”,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搭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采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市场”的形式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建设水平。

强化品牌效应 保持产业发展优势

立足果菜、水产、珍稀毛皮动物等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建设果菜万亩方、海洋牧场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供应基地。重点培育“乐亭甜瓜”“乐亭大桃”“乐亭扇贝”等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区域品牌。创新品牌营销推介、开展形象设计、厚植文化内涵,以现有品牌为基础,聘请品牌运营团队集中打造运营,开展以乐亭优质农产品品牌为载体的文化经济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农产品博览会,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引导现有企业针对细分人群进行品牌包装设计和推广,把品牌、商标的价值真正体现在消费者认可度和产品销售收入的双提升上。全县成功申报“双涛“、“雷刚“、”金畅王“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个,认证绿色农产品35个品种,认证无公害基地面积22.3万亩。

强化信息服务 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电商特色产业模式。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建设全程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民产供销各环节智能化应用水平。一是整合全县现有农村综合信息超市、农村淘宝等优势资源,在全县473个行政村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二是做大做强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打造统一的乐亭县农业信息平台、智慧农业示范区和优势农产品展示平台。首批“互联网+”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试点,将在大钊故居市级示范片区进行建设并逐步推广,引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向现代化、智慧化转变。

(《唐山劳动日报》2019年7月31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