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各庄镇

阎各庄镇

2019年,阎各庄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以开展“高质量发展突破年”活动为契机,按照“夯基础、保完成,增亮点、促提升,出品位、有特色”三步走方针,实施“五项攻坚”、推动“三个创新”、夯实“一大保障”,实现质量效率双提升,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实施“五项攻坚”,夯实经济社会五大立柱】 年内全镇工商企业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1.7%;商贸物流企业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2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32%;7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78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全年计划的92%。(一)实施“项目建设攻坚”,优化升级经济结构。高水平推进开放招商,全年参加有影响力的投资环境说明会5场,上门洽谈36场次。高标准实施重点项目,明确2019年为“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年”,在建项目2个:投资3.41亿元的县锦环新能源有限公司县固废综合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成办公楼主体和厂房及设施地基建设;投资6260万元的四季香糕点厂现代物流配送项目,完成项目备案。签约项目1个,总投资1.1亿元的唐山市安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原阎各庄色织厂商住小区一期开发项目,土地使用证发放。洽谈项目有北京鑫源九鼎科技有限公司矿山仪器项目等21个。高质量实现产业升级,新增“四上”企业4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引进出口企业1家,实现阎各庄镇历史上出口企业零的突破。(二)实施“生态治理攻坚”,打造优质宜居环境。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深度治理。完成中央大气污染问题专项督察整改交办问题1件,开展检查16次。强力推进扬尘治理、“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等任务,摸排点位300余个。严格落实“河长制”,清理河道5条,清淤1200米,平整河床1.7万米,清理垃圾1万方。实施清洁取暖。积极推进农村“气代煤”改造,安装14598户,覆盖率99%,点火14452户。完成植树造林任务。春季绿化造林15万株2378亩,秋冬季绿化5.7万株570亩。(三)实施“小城镇建设攻坚”,推动城镇化不断跃升。大力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两馆一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工,县图书馆、文化馆阎各庄镇分馆,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重点实施小城镇交通项目,投资约50万元铺设镇区沥青路1000米,修建西曾线连村路6处800米,硬化乐北线路口商铺门前3处250平方米。乐北线与西曾线交叉口增设交通信号灯。着力推进小城镇重点项目进程。积极协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纠纷;配合县住建局完成阎各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原色织厂旧址商住小区开发项目摘牌,1500万元土地补偿款交清。持续提升小城镇文明内涵。稳步推进健康城镇建设,深入推动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基层文明创建,1人被授予县第十三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四)实施“乡村振兴攻坚”,力促乡村繁荣发展。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一事一议资金22万元、人居环境奖补资金65万元,完成13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庄上、周家铺、艾庄、毕段、樊坨5个村节水灌溉项目完工,铺设地下管道4万余米;配合国家电网投资1000万元完成2018年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增容改造新建58台变压器,改造线路30公里。着力推进“四个产业”提质增效。孟坨、大家坨、左庄3个村省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如期完工。发展芦河、冯庄、东刘花卉果菜新品种示范基地40亩。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投资100余万元实施全域环境卫生整治,成功打造杨家埝村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国仙院、大罗、前罗等11个村为乡村振兴提升村。14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危改资金161000元全部发放到户。争取上级资金3.5万元改造35个村村址公厕为水冲式卫生公厕,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镇51个自然村中49个村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40个行政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全部完成;流转土地147亩,规模土地流转率61.5%。(五)实施“改善民生攻坚”,着力增加人民福祉。兴办优质教育。投资430万元翻建芦河小学教学楼,投资170万元改善8所学校办学条件。阎各庄中心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发展医疗康养事业。投资50万元建成善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赢脱贫攻坚战。2户3人全部高质量如期脱贫退出。完善社会保障。城镇新就业291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239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5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8047人,养老保险参保11867人,全年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891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核查低保205户287人、“五保”308人、优抚对象379人,退役军人公益岗续签合同31人、新增2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推进计生工作。审批发放生育证238个、光荣证63个,60周岁奖励扶助382人。

【推动“三个创新”,助增镇域经济新动能】 (一)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7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78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8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2%。发展6家现代服务业,增强物流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创建魏家埝、黑崖子、陈渡口、东刘、前炕、大尖坨6个县级文明村,杨家埝村获评“省民俗文化名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发四季香糕点厂工业游、百善学校儒家文化游和杨家埝红史乡愁民俗游三条线路,实现文旅产业互渗互融。(二)推动“深化改革创新”,催生跨越发展新动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享,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以全程无忧“保姆式”服务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坚持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引进高层次人才59人。实施农村青年实用人才“金字塔”工程,建成杨家埝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00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三)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深化平安村镇建设。妥善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包案督访等制度,持续关注退役军人、信访老户等重点群体,加大问题化解力度,接待来访群众226人次,办结220人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矛盾源头化解,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4次,检查工业企业65家,落实整改问题50个,全镇无一起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对34家食品“三小”单位开展常规巡查活动,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和宪法宣传活动,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发挥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扎实做好人民武装、统战、宗教工作,推动妇工团等群团工作创新发展,巩固发展安定团结政治局面。

【聚焦固本强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认真开展“两项学习”教育活动。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召开基层党支部党员学习交流会51场次,开展学习交流会4次,检视问题61个,落实整改措施78项,做到立行立改,改实见效。完成“三个努力建成”深化学习月活动学习调研任务,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二)强化意识形态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办公室,强化镇、村两级理论学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党报党刊及主流媒体发表报道文章146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培训制度体系建设,培训镇、村干部1100人次。完善以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相配套的村干部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奖惩,抽查村干部坐班48次,促进基层工作高效开展。(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基层党支部书记“双向述职”制度。深入实施党支部质量提升工程,东刘村、周家铺村、毕段村获评县级农村党建示范点,陈渡口村、后新村“老区村项目”顺利通过市、县老促会验收。4个后进村得到转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1场次,提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五)深入推进反腐倡廉。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纠正“四风”和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工作。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强化纪律审查,该镇纪委共受理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线索14条,立案8件,处理违纪党员14名,对8个单位实行倒逼问责,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