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院
2019年,县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以实干笃定前行,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紧扣治理与发展大局,倾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司法作风就是营商环境”“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为理念,精准发力,打造“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品牌。召开“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强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开门纳谏,编印《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十五条措施》,深化作风建设和班子成员、员额法官包联乡镇、重点企业(项目)制度,采取“五项措施”(对接产业园区,加强主动服务,在防化风险中落实司法担当;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府院联动,在服务大局中体现司法保障;加强外学内创,推进专业化审理,在破产审判中提升司法水平;强化有效衔接,支持执行工作,在合力攻坚上夯实司法协作;落实第一责任,坚持创先争优,在深化提升中强化司法作风)加强“僵尸”企业破产案件审理,审判乐亭县首例执行转破产案件。相关工作受到市中院和县委、县政府、县人大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被《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唐山劳动日报》、河北新闻网等报道。(二)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立足大局,在服务大局中体现司法担当。在土地征收、城市建设、园区开发、企业建设、生态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重点项目所在地党委政府沟通联系,发挥联动合力,前瞻性研判法律风险,提出司法建议30余次,妥善处理重点项目建设中法律问题50余个,从源头上消除矛盾隐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保障诚信体系建设。树立“让法治、诚信、奋斗成为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司法导向,做好“平安、和谐、法治、诚信、文化”五篇文章,助力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理性诚信诉讼,加大对虚假恶意诉讼等滥用诉讼行为的惩治力度,审结县首例虚假恶意诉讼犯罪案件。与市中院驻乐亭执行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在县法院微信公众号上设立失信被执行人发布平台,全年共发布11期,曝光109名失信被执行人,促进生效判决主动履行。(四)依法“扫黑除恶”治乱。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县首例涉恶犯罪集团案件一审宣判。全年办理涉及寻衅滋事、非法拘禁等九类重点打击罪名的刑事案件39件,审结32件,判处72人,其中五年以上重刑7人。坚持依法治访,化解信访积案、打击恶意非访、源头综治控访,对2名恶意非访当事人判处刑罚,为建国70周年创造平安稳定环境。发放典型案例宣传通告600余份,开展专项法制宣传11次,依法惩戒哄闹法庭妨害诉讼人员4人,引导从“信访”向“信法”转变,涉诉信访始终处于全市法院最低态势行列。
【找准审判与服务定位,践行司法初心使命】 (一)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强化便民司法,畅通办事渠道,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和“互联网+”诉讼服务,积极推进网上办案,大力推广12368诉讼服务热线、“河北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送达,努力实现当事人“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全年办理网上立案2129件、网上缴费866件、网上送达2491件。扎实推进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建设,4月份运行后,诉前调解道交纠纷141件,涉及金额781.04万元,调解成功率100%,该类纠纷成讼数量同比下降33.98%,总体成效位居全市法院首位,为群众节省诉讼费开支17万余元,受到公安部、省、市相关领导肯定,其典型做法被《河北日报》《河北法制报》《唐山劳动日报》等报道。(二)持续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抓手,坚持改进作风,优化司法服务。减缓免诉讼费5万余元,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开展以“法润蓓蕾·德正人生”为主题的法院公众开放日和以案释法庭审进校园活动。实行中高考期间错期开庭,播撒法治阳光,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中、高考期间错期开庭的做法被《人民法院报》刊发。采取制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加强送达提高诉讼效率、速裁调解提高审判质效、引导业主依法理性维权、提出“双向规范”建议五项措施,妥善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双向规范和社区依法治理,共受理物业纠纷57件,全部和解结案。全年组织编印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册6000余份,主动加强释明,增进社会对司法的理解认同。(三)合力厚植综治解纷基础。坚持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长安杯”创建成果,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动成立县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道交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参与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深度融合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诉源治理。“引进来”,公开选任特邀调解员,引入人民调解员,驻院调解纠纷;“走出去”,在交警大队设立道交事故纠纷法庭,依托乡镇综治中心建设“一乡镇一法庭”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其调解、指导、宣教、联络、信访、协调六大职能,诉讼外化解纠纷760余起,指导民调240余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800余人次,“一乡镇一法庭”数据化平台应用效率居全省法院前十名;“跟得上”,对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的纠纷,及时发出支付令、司法确认裁定书,以司法强制力保障和解协议的稳定性和有效履行,共发出支付令、司法确认裁定书308件,同比增加304件,居全市法院首位。
【突出公正与公信主旨,强力提升审判质效】 年内,县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158件(其中刑事300件,民事3704件,行政26件,破产案件3件,非诉保全审查案件87件,执行异议案件33件,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案件5件),审结4023件,结案率96.73%,调撤率53.58%,服判息诉率90.26%,位居全市法院前列。核定员额法官26名,年内有3名法官因身体原因退出员额。现有23名法官人均办案180.91件,最多的全年办案294件,个人调撤率最高为66.80%。(一)坚决惩罚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受理刑事案件300件,审结264件,结案率88%,判处被告人323人。其中,着力保障绿色发展,审结非法捕捞、大气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18件;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安全稳定,审结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4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3件;依法严惩毒品犯罪,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审结毒品犯罪案件6件;保护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审结故意伤害、盗窃、诈骗等犯罪案件87件;维护公共安全,审结危险驾驶犯罪案件34件、交通肇事犯罪案件28件;致力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审结乐亭县首例扶贫领域犯罪案件。(二)有效定纷止争,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受理民事案件3704件,审结3604件,结案率97.3%。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等家事纠纷案件783件;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审结涉众型商品房销售纠纷案件111件,另行诉前调解70件;优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1830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调解15起涉农群体性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引导规范融资行为,审结借款纠纷案件502件。(三)加强行政审判,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受理行政案件26件,审结26件,结案率100%。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做好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审查工作。坚持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并重,积极探索行政案件协调处理机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行政审判环境进一步优化。
【顺应改革与创新大势,着力增强奋进动能】 (一)推进当庭宣判,缩短诉讼期待。引导法官和当事人深化认识,将提高当庭宣判率作为推进司法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落实繁简分流的具体成效,对调解不成案件,速裁快审,避免久拖不结,破解案多人少抹矛盾,增强司法权威,缩短办案周期,促进司法能力和审判质效提升。全年各类判决案件当庭宣判496件,当庭宣判率29.67%,同比上升19.63%,平均办案周期同比缩短6.5天,审判效率不断提高。(二)推进司法民主,增强司法公信。依照《人民陪审员法》提请县人大任命134名人民陪审员,在全市法院率先实现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坚持“广选、优化、善用、严管”方针,聚力“参审、公信、共进”目标,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为案件“裁判员”、纠纷“调解员”、普法“宣传员”、作风“监督员”、民意“表达员”的多重作用,全年人民陪审员参审率为84.79%,同比上升44.47%,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推进繁简分流,深化改革攻坚。以“分流—调解—速裁—审判”流程机制,积极推进民事纠纷案件繁简分流,组建速裁团队高效审理简单案件,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办案质效。共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2985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8.64%;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刑事案件实行快慢分道、轻刑快判,适用刑事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结案件84件,当庭宣判率81%;落实宽严相济和人权司法保障,准确适用认罪认罚制度,审结认罪认罚案件83件,实现高效与公平统一。
【聚焦作风与能力建设,努力锤炼过硬队伍】 (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十个一”系列专题活动(开展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交流、一次集中下访调研、一次主题演讲比赛、一次知识竞赛、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一次民主生活会、一次集中问题整改、一次集中面对面座谈〈邀请人大代表〉、一次巡回审判、一项公开承诺践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全国法院“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月”和省高院对县法院审务督察融入其中,深刻检视问题200余条,挖不足、谋思路、定措施、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确保主题教育入心入脑、落地落实,1篇主题教育调研报告被省高院采用。全院担当竞进、务实为民的作风进一步增强。(二)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开展“深化品牌建设年”活动,打响“大钊故乡党旗红,司法为民耀天平”党建工作品牌,制定“十强化”(强化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学习教育、强化问题查找、强化原因剖析、强化标准提高、强化榜样示范、强化纪律约束、强化案例警示、强化监督问责)“七抓七促”(抓党建、强队伍、促深化;抓重点、强督导、促质效;抓学习、强责任、促提升;抓导向、强动力、促突破;抓联动,强协作、促合力;抓服务、强监督、促发展;抓宣传,强公信,促公开)具体措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通过抓党建统领工作,抓作风强化效能,抓质效提升公信,抓队伍不出问题,实现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县法院党总支被市委评为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建设健康型机关。以“学习型、文化型、健康型”机关建设为出发点,开展“镜鉴守底线、诫勉行正道”警示教育活动,校正人生正确航向;组织干警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及赴全国先进法院学习交流80余人次,促进理念转变和能力提升;着眼接续奋斗,新录用公务员和劳务派遣人员20人;实施人文关怀,与团县委等组织联谊交流会,帮助未婚干警既择业又扎根,确保吸纳的人才来得了、用得上、留得住、过得好;开展迎国庆文艺书画会、“坚守初心使命·共品红色经典”暨爱国主义电影品荐展播教育等系列文化活动,凝心铸魂传承红色基因,原创院歌《大钊故里人民法官》登上“学习强国”;选送节目《歌颂十九大》荣获全省法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二等奖;植根乐亭文化底蕴和优势推进院志编纂工作,作为市首个基层法院在全省法院院志编修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重视妇女工作,作为全省法院系统首个单位,被省妇联评为河北省三八红旗集体。全院干警精神风貌持续健康发展,拼搏奉献境界不断提升。
【促进公开与监督自觉,主动接受各界监督】 (一)深化司法公开。以“阳光司法”、公开透明树自信、强公信。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持续推进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建设更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举办“参审·公信·共进暨人民陪审员感受司法透视法院”人民陪审员公众开放日,“监督·服务暨代表委员走进法院”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开放日等系列公众开放日5场次,邀请各界人士零距离透视法院感受司法。生效裁判文书上网4611件,上网率100%,网络庭审直播1529件,录播682件,文书上网率、庭审直播推送率、直播案件点击率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二)主动接受监督。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配合县人大开展《人民陪审员法》执法检查和“两官”(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130余人次;量化分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实行“法官1+N”包联对接代表委员访谈交流机制,加强日常联系沟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件,办结回复率100%;与县检察院良性互动主动接受法律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13次,办理检察建议20件,办理抗诉案件3件,共同促进司法质效提升。(三)回应社会关切。对重大案件、法律热点、司法政务等,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和纸质媒体发布原创信息198篇,被国家、省、市级媒体采用132篇,同比分别增长41.43%、46.67%,保障社会对司法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信息工作优胜单位,作为唐山首个基层法院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先进单位。年内,县法院受到市级表彰4项,省级表彰6项,最高法院表彰1项。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被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各有1名干警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优秀信息员、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1名干警被团省委评为冀青之星并作为全省政法系统首个代表交流发言,1名干警被市中院评为全市法院优秀调研员,3名干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1人被推报为全省十佳政法干警候选人,1项工作被市中院向省高院推报专项集体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