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以实际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李雪松 王运环 丁志民
本报讯(李雪松 王运环 丁志民)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乐亭县坚持结果导向,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把初心和使命铭刻到灵魂里、融入到血脉中、落实到行动上,以实际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依托革命先驱李大钊故乡红色资源优势,乐亭以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为契机,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钊精神”融入主题教育,在全县举办“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专题展览、李大钊生平事迹展,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沐浴红色洗礼,从先辈的崇高风范中更好感悟党的初心、牢记党的使命,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乐亭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担当实干、拼搏竞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国百强美丽乐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狠抓事关乐亭高质量发展的15项重点工作落实,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19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三,保持良性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全县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8个、总投资752.46亿元,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707.1亿元,河钢乐亭基地、东日新能源材料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加快建设,建筑支护装备产业集群发展,“4+4”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有力。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主动招商、优化服务,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把发展建筑支护装备产业作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主攻方向,实现了无中生有、小中见大、强链成群,乐亭建筑支护装备产业呈现园区化、集群化、品牌化良性发展局面。目前,全县聚集建筑支护装备产业相关企业14家、规上服务企业1家,产值突破30亿元,正在向着“打造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中国建筑支护装备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目标迈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突出为民服务解难题。乐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沉到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征求意见建议,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解剖“麻雀”,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17项热点难点问题,列出《为民服务办实事解难题承诺清单》并全部整改落实,完成12公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和19.71公里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宝丰街、发展大路延伸工程顺利通车,涉及11栋360户的宏光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工,完成曙光小区、茂源小区共计1.15公里的供热管网改造,打造教育和医疗康养高地等一大批惠民实事深入实施。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依托“互联网+”建设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实行群众服务事项全程代办,打造上下贯通联动的服务新模式,实现服务群众精细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群众办事便捷化。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社区基础设施陈旧、物业管理缺位、配套功能不全等困扰居民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创新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在街道设立运行指挥中心,在12个社区建立管理服务中心,搭建快速响应处置平台,居民反映的相关诉求经社区“吹哨”上传到便民政务服务平台,由指挥中心分拣转办,职能部门“报到”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形成了全县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构建起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模式。自今年8月份机制运行以来,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共解决社区群众合理诉求268件,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唐山劳动日报》2019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