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和德国专家学习双簧管的学子
2025年09月26日
第一批和德国专家学习双簧管的学子
说起1955年的“双簧管”,这对那时候的人还是一个颇为陌生的词,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甚至听都没听过,听说过的也只知道这是一个洋乐器。可这对于杨冬来说,双簧管是他的喜爱之物,也是与他相伴一辈子的乐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全国上下洋溢着一片喜洋洋的气息,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操起大刀重建新中国。各行各业纷纷崛起,其中包括音乐学院。
音乐不是无书自通,说有就有,想要重新成立起来绝非易事。国家领导人也正迫切地找法子发展国内的文艺产业,恰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总统威廉·皮克向中国伸出援手,询问周总理和朱德同志想要什么帮助。
据杨东回忆,周总理和朱德同志考虑了一下,回答道:“我们不要你们的机器和钢铁,但是我们需要你的艺术和好的文艺帮助我们。”威廉·皮克立马派了两个双簧管的专家来到中国,传授双簧管的知识,其中一个专家就是哈·威·魏切希。这次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双簧管艺术家,为我国双簧管艺术早期的学术交流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彼时的杨东还是武汉军区的一个小兵,德国专家到访北京的消息传到武汉时,许多会演奏双簧管的人都希望能有机会到北京学习。杨东也知晓这个机会十分难得,于是,他找到当时武汉军区的司令,勇敢地直接提出想要上北京学习双簧管的想法。
当得到可以去学习的答复时,杨东全身沸腾,心一直剧烈地跳着,连军装也不曾换下,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
到了北京的第二天,杨东给德国的一个专家演奏了一段,专家也十分满意,认为他可以学一学,于是安排了学习的机会。从那以后,杨东跟着专家一连学习了两年。
能和德国专家学习双簧管,这是多少人争破头也未必能得到的机会,杨东作为一个小兵,更是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