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沉浮

沧海沉浮

高中毕业后,赖德富开始了谋生之路。他决定到更大的城市去闯一闯。于是他去了成都。

赖德富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作为一个食品加工厂的员工,尽管非常忙碌,但过年时还能回家看望一下父母。

每天看着同样的景色、做着同样的工作,使他身心疲惫。对于成都的新鲜感已不复存在,他年少时想出人头地的理想破灭了。赖德富躺在自己的床上,在寂静冷清的夜里总是会想起父母慈祥、和蔼的笑脸,他的眼睛似乎看向了不知名的远方,“有时在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回过神来后就只剩默默无言,我以前上学时背过很多古代文人墨客的思乡诗词,可是从来没有像那时一样更让我明白其中蕴含的深情。”

转眼间,赖德富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赖德富的父母开始为他成家一事而操心。在每次回家的空档,父母总是会让他相亲,幸运的是,赖德富遇到了很聊得来的相亲对象。虽然在初次见面时都因为害羞而没有说过什么话,不过熟稔之后,赖德富发现她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姑娘,于是,决定与她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后两人的婚姻生活还算比较美满。几年之后,妻子给他生下了一男一女。

不幸的是,在临近四十岁的时候赖德富失业了。再就业对于赖而言不是一件易事。家人们察觉到他的苦恼,建议他可以试试教师这个职业,赖德富思考过后,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教师一职。于是,他去应聘一所农村的学校,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他说:“那是一个在20世纪90年代看来较为一般的农村学校,与我的孩子上的城里学堂的质量相差很多,举例来说:这个学校有二年级的话,一般就不会有三年级或四年级,没有围墙,泥土地的操场,校舍只有一栋,总共两层楼,上面一层是初中生的教室,下面一层是小学生的教室,办公室只有一间,位于二楼的尽头,五个老师轮流教小学和初中。”他慢慢回忆,“一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的孩子都只有二十多个,有很多家长没有余钱让孩子上学,不过不出意外的话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一直升班,因为没有什么多余的门槛。”百分之百的学生在上完初中后不会想着再进一步,他们大多是早熟的贫苦农民的孩子,不愿给家里增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