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记录真实

故地重游,记录真实

袁林喜欢纪实摄影,常常在新津县的一个菜市场里取景。“人文摄影就是拍我们身边的东西,我不想把摄影当作一个猎奇的过程。”袁林说。

袁林镜头下的小孩,表情往往流露出十分复杂的情感。他喜欢拍小孩,认为小孩的表情更加真实。“孩子的脸是这个社会的缩影,成年人善于伪装,而孩子不会伪装。”几年拍下来,袁林最满意的照片的主角仍是一个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去外地打工,爷爷骑着三轮车来接他放学。小孩把脸贴在玻璃窗上,眼睛望向镜头,神情黯然。

在新津,袁林又回到教师岗位的原因。他再次走上讲台,成为新津当地的一所高中的地理教师。在重新回到教师岗位的最初一段时间内,他成了广受认可的赛课高手,拿下了“成都市十万教师大比武”的第一名。

不久后,在那所高中的实验楼里,一个 100 平方米的空教室被改造成书吧,添置了几件新家具,墙面也被粉刷一新,各种门类的书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供校内的师生阅读。而为了这个书吧的建成,袁林花费了不少心力,每一本书都是他精心挑选的。校长想让书吧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窗口,而袁林则希望它成为“学校的一个精神坐标”,尽管出发点不同,但最终也算促成了这个书吧的建成。

《伤花怒放》是袁林最喜欢的一本书,郝舫在书中用一种极感性的笔触叙说西方摇滚乐的历史,而这本书也成了袁林这一代人的音乐启蒙读物。“我想让学生学到摇滚乐的内核,那是一种个人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袁林把《伤花怒放》放到了书吧的书架上,郑重地推荐给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