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学习的那几年

真正学习的那几年

19岁的林扫烟其实还是个孩子,但已经是一群初中生的班主任了,他教美术和音乐。毕业之后,他的身份从学生一下子转变为老师,但依旧保持着学生的心态。那时他还没有结婚,家里的负担也不需要他来操心,他每天带着一种荣誉感和一颗好学的心去上班。正如他所说的,毕业开始教书的那几年,其实真真正正是他学习的最好时光。

工作一年后的那个暑假,汕头工艺美术学校在招暑假班,林扫烟心动了,于是,便报名参加了培训。因为能力出众,林扫烟被选为这个暑假培训班的班长。此外,老师对他十分看重,每天都给他一个人布置难度最大的作业。这一个月里,老师8点上课,林扫烟每天早上6点起床,从潮州骑自行车到汕头去,下午五点多下了课又骑着车回来,每天将近十小时心无旁骛的学习对他的提升非常大。

中午下课之后,他吃过午饭便躺在马路边的石凳子上休息。躺在石凳上,他望着天、望着树、望着人来人往,一个人思考起来。当时的汕头有一批非常出名的画家,“陈望老师啊,肖映川老师啊,他们都是很出名的画家,当时对我来说他们就是明星,是我追星的对象。我就思考,我要怎么向他们更好地学习。”

彼时,林扫烟对版画很有兴趣,而70岁高龄的陈望老师正是中国著名的版画家。枕着手臂的林扫烟灵光一现,我是不是可以去拜访陈望老师呢?

这样的想法一浮现,林扫烟来了兴致。他四处搜集资料,翻阅了各种各样的报纸书籍,终于找到陈望老师当时住在画院的四楼。他又注意到陈望老师出现在照片里面老是抽烟,心想陈望老师肯定就是喜欢抽烟。那时候林扫烟还没有学会抽烟,这么着,他就想买包烟壮壮胆,想这么去见见这个大人物了。

“他愿意理我,那是最好的,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他要是不搭理我,那也没关系,他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害羞,反正也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虽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真到了这一天,林扫烟还是十分忐忑的。那天下了很大的雨,他披着一件新的雨衣早早地骑车出了门就到了画院楼下。画院有个铁车棚,林扫烟把自行车停在车棚下,又怕新雨衣丢了,就把雨衣叠好了扔到了铁雨棚上面。他买了一包“双喜”烟,心怦怦怦的快速跳动着,就走到了4楼。

敲还是不敲,这是一个问题。林扫烟忐忑了许久,还是敲了。开门的是个六十岁左右很慈祥的奶奶,她一听林扫烟是从潮州一大早赶过来的,很不好意思地告诉他,陈望老师出门运动去了,并吩咐他下午五六点再过来一趟。那时是早上七八点,林扫烟就一个人在这画院周围走来走去,一直溜达到下午五点。五点到了,他准时爬上四楼。我敲门,又是那个奶奶开了门。“哦!是你啊!不好意思啊,我忘了告诉陈望老师了,陈望老师去海边散步了。”

后来林扫烟得知,那个开门的奶奶是陈望老师家的保姆。她为自己忘记告诉陈望老师感觉有些歉意,就答应林扫烟,一定帮他提前跟陈望老师约好,交代他明天早上记得过来。这一次,林扫烟见到了陈望老师。

他忐忑得掏出那一包烟送给陈望老师,一抬头,看见陈望老师的书柜上放了好多盒“三五”烟,林扫烟更忐忑了,他知道“三五”烟在当时是最好的烟。陈望老师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烟,他注意到林扫烟没有抽烟,就告诉林扫烟,“你自己不抽烟,那你下次来找我,不要买烟啦。我家里有很多烟的。”林扫烟又拿出几张版画的草稿向陈望老师请教,陈望老师一一做点评,林扫烟认认真真地做笔记。这之后,林扫烟经常到陈望老师家请教,也从此开始了他的版画创作。

1987年,林扫烟已经当了两三年老师了,这时他之前一起读师范的同学有一些开始考大学进修了,他也很想继续去考大学。他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大巴到广州美院找自己的师范同学,告诉他自己想考广州美院。林扫烟即刻收到了同学的鼓励,告诉他一定没问题,让他早做准备。

这之后,林扫烟回到庵埠中学来。当时想跟学校申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辞职去考大学,另一种选择则是带薪再读师范系,但毕业之后必须回到学校来继续教书。家庭的各方面条件不允许他那么潇洒地一走了之去求学,所以他选择第二条路。他三番五次地找校长商量,校长也三番五次地拒绝。

“我一次一次地找校长,找到最后校长都烦了。有一次他在开校长会,我直接站在门口就喊他出来。我喊‘校长你出来,校长你就让我考嘛。’校长很生气,就是不让考。当时校长的儿子也在学校当老师,也想考大学,校长有次就很生气说:‘不行!如果能这样做,那我的孩子就去了。坚决不行!你一定要去,那你就辞职吧。’”

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