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改变

迎接改变

赖德富很快就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跟原来一样,教师只分校长和普通教师,他是普通教师里年纪最大的,儿子和女儿已经开始工作,其他比较年轻的教师就只比赖德富的孩子们大几岁,赖德富对他们也格外亲切。赖德富同以前一样,同时教好几个年级的数学,同时包揽了学前班的教学,他是学前班的班主任。每一届的学前班都是由他进行教学,到了一年级以后才由其他老师继续教学。这个学校的老师只有六个人,不过环境相比以前那个要更好一些。

这所学校才任教两年的校长被调任了,赖德富便成了新校长。刚刚当上校长的赖德富有些焦虑。学校里的老师来来去去的频繁,赖德富能理解他们的心情。确实在这样一个乡村小学教书是没有太大前途的,所以他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对于各种事务性工作他慢慢地熟练起来,他仍然秉承着之前的理念,帮助家里有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这里上学。

2008年,一个稍微有些特殊的孩子来到了赖德富的学校。他是一个有点智障的孩子,因为城里的学校都不肯接收他,所以他的妈妈把他带到了这个学校。已经11岁的他与学前班的学生们成为同窗。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祖父母抚养时,面对高烧,他们延用农村的土办法医治,导致了这个孩子的不幸。他母亲眼里含着泪对赖德富说,我只有这一个孩子,我还是希望他能够受到正常的教育,希望赖德富能帮帮他。

这个孩子倾注了赖德富很多的心血和耐心,每当他放学回家的时候,他会跟赖德富打很多次的招呼,而赖德富也不厌其烦地回应着他,直到他走得远了,才收回自己的目光。其他孩子有点不愿意和他接触,可是赖德富一直耐心地教导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渐渐地他有了一起回家的同伴。

他在学校期间向家长们收取的各种学杂费很少,同时带领老师和学生们参加城里小学各种各样的比赛,并且获得了一些奖项。他鼓励孩子们勇于表现自己,积极报名参加比赛,不少人取得了不输于城里小学生的成绩。这一系列的成果引起了主管部门的注意。学校也因此得到了资金进行修缮,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在赖德富任校长的十年中,罕见地出现了从该学校毕业并考上大学的学生,这是前几任校长在任时没有出现过的。孩子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比以前更端正,每个孩子都十分喜欢他。

曾经有一个孩子对赖德富说,等到她大学毕业后,一定会回到这所学校像他一样教书育人,赖德富欣然地答应了她的请求。他知道,她是一个十分聪颖并且努力的孩子,不仅在他的班级中成绩名列前茅,升上初中和高中后也十分优秀,表现毫不逊色于在县城上小学的孩子,赖德富对于她的未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他坚信她会取得成功。最终,这个女生考上了一流的师范大学。

赖德富的故事并不传奇,甚至过于平庸,他经历过挫折,之后当上一名乡村教师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也成了他人生最后的归宿。他和这些农村孩子们一起成长,带着他们迈向未来。尽管对孩子们来说,这只是他们生命中短短的一段时间,但是赖德富认为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光。“我不曾想过让他们每个人出人头地,只是希望这些孩子都能在这个学校拥有一段值得珍藏的美好童年以及积累原始的知识。我想,那才是我的职责所在。”

(文/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