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散落的珍珠

两颗散落的珍珠

作家龙应台说过,“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分布在不同的角落。” 年少时期的外公外婆,随着父母一起生活,外公在印尼东爪哇省泗水,外婆在中爪哇省三宝垄。两个人,两座城,相隔三百多公里。

外公出身于木匠家庭。当年外公的父亲因为贫穷被卖到南洋做劳工,俗称“卖猪仔”,熬过艰难而漫长的海上生活,最终抵达印尼,掀开了人生的新篇章。外公家里共有5个孩子,外公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长大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于是一人扛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赚来的钱都拿来供孩子们读书。

外婆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祖父是华人学校的校长,曾祖母是曾祖父的学生。外婆家里总共有6个兄弟姐妹,有一个大哥,外婆是老二,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外婆,年轻的时候过得很是肆意潇洒。外婆讲到学生时代的趣事时眼睛里泛着笑意,想必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60年代的印尼排华事件,让许多在印尼的华人家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祖国的号召和帮助下,外公外婆带着梦想踏上回国之路,在祖国的土地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在祖国的见证下,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相随此生。

“文化就是一根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成一串。”这是龙应台的后半句话。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把海外的华人们连在一起,他们始终不忘自己根在何处。这可能也是外公外婆冥冥之中的“月老红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