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幼师不再年轻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幼儿园23.98万所,而民办幼儿园就有15.42万所,占63%以上,比上年增加7827所;民办幼儿园入园儿童965.08万人;在园儿童2437.66万人,比上年增加135.22万人。
在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民办幼儿园更是成为解决学龄前入学的关键保障。始终在幼教一线的民办非在编幼师团队,则是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一根顶梁柱。
在另外一座城市,也有一所民办幼儿园,里面的师资队伍大多是老幼师。
从风华正茂,到银发渐增,常老师的教龄已有35年。她于1982年6月高中毕业,9月到学校教育红班。经历过从集体园到普惠性幼儿园的转变,也在集体教学活动到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浪潮中翻滚过。原本在2002年,她和同事应该与民办小学的老师一起转为公办教师,却因为政府部门的一些特殊原因,而错失了名额。
2002年,她已经是38岁,超过了可以参加进编考试的最高年龄。
当时,常老师和她的同事都选择了继续留在幼教岗位上。“那时没了就没了,没敢去争取,现在想想,是真的后悔。”
而在明年,常老师就要离开这个待了多年的幼儿园。
常老师所住的地方,只有不到50平方米。狭小的客厅里,有一个矮矮的玻璃橱,里面除了放着孙女的储钱罐,还摆放着常老师曾经获得的合格证和荣誉证,以及她所带过的孩子们的作业,福娃的剪纸、五彩的图画、做工粗糙的鱼灯。在岗35年,她把一生中最美好的芳华都付出给了孩子,给了这份工作。
常老师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有两千多元,但她所在的幼儿园并没有给园内的老幼师提供五险一金。老无所养,病无所医,成了常老师心头的疙瘩。
2018年的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中外记者问答会上,强调学前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部分,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一块短板之一。同时,陈宝生部长也提出,“努力提高幼师、保教人员的待遇,尊重他们的劳动。现在我们好多幼儿园主要指民办幼儿园,低工资、低待遇,一个幼儿老师2000元、3000元工资,不能安心从教、从保,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到幼儿园去工作,这个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
常老师表示,她们这个圈子的“难姐难妹”都知道政府有在重视民办非在编的教师团队。但是,她们都害怕等不到好政策到来的那一天。“都说同工同酬,再怎样也不会在我们身上实现。”一个为之付出多年的职业,到了最后,不应该让人如此寒心。
“如果可以,我们希望政府也能看到我们这群老幼师的生存状况,让我们有一个好归宿吧。”
期盼春风度,期盼春风早度。
学者易中天先生曾发文写道:“我们要向那些一直充满爱心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致敬。”幼师心中的热爱与坚持,不能再忍受现实一次又一次冰冷的鞭打。尊重幼师,提高幼师的待遇,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愿这一天不会迟到。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文/黄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