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的那场地震

玉树的那场地震

“地震的前一天傍晚,天气特别差,还刮沙尘暴。”哲轩对我诉说了玉树地震到来前的事情。哲轩觉得大地震到来之前的一切都和往常差不多,除了天气——似乎也就只有那天傍晚的天气能让他在事后联想到地震即将到来。

“只是天气不好吗?”我有点不甘心,又问:“没有什么别的征兆?什么让你觉得异样的情景?”

“大家都去上学,都放学回家,是个特别平常的日子,就是天气不好。”哲轩回答我,还是像说刚才那句话时一样平常,在地震发生以前那就是很平常的一天,和往常的每一天都没有区别,谁能预料到会有地震到来呢?

玉树地震发生于2010年4月14日,震中位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境内,最高震级高达7.1级。这是自小生活在青海的我,距离灾难最近的一次,哲轩江措是我的高中同学,他在亲历了这场地震后来到我所生活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

哲轩喜欢听嘻哈音乐,扎脏辫,自己写歌。哲轩几乎能够代表我所认知的藏族,他们接受新鲜的事物,有时接受的速度甚至要比我们更快,有人说杂乱的当代文化将世界上最后一片圣土——青藏高原玷污上了世俗的色彩,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要生活,追寻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可厚非。

我所认识的藏族女孩子大多很美,她们的皮肤黝黑,却总是有着精心打理的妆容,她们染发、跳街舞、唱欧美流行歌曲,她们的活力让她们显得迷人。

哲轩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普通话是来到西宁以后才系统学习的,他和我们同龄,却比我们多掌握了一门语言。

“凌晨六点的时候震了第一次,大家都没跑,我也没跑。天花板上的吊灯晃得很厉害,可是大家都不怕,不以为然地继续睡觉。”哲轩继续为我讲述着:“我妈妈冲进来抱着我念平安经,地震一直持续了一分钟左右,结束以后我觉得没什么,就接着睡过去了。”

哲轩将第一次地震与第二次地震(也就是震感最强的两次地震)之间发生的事描述得很详细。早晨醒来后他照常收拾书包准备去上学,还和妈妈在厨房里闲聊,开玩笑说这辈子也算是经历过地震了。在厨房热牛奶的时候,第二波地震就来了,他本来直直地站着,下一秒就被剧烈的晃动放倒在地,家里的酒柜上放着的茶杯全都噼里啪啦地打翻在地。

“就记得地震的时候要往墙角跑了,把餐桌拉到桌角躲进去,等着第二次地震过去才跑出来。”

防盗门已经变形了,哲轩和妈妈一同把门撞开,沿着楼道挨家挨户往门里看,家家都是一片狼藉,地震刚一停,大家就都往室外跑,小区后面仅仅一墙之隔的地方有一所小学,去到操场上发现好多人都是衣服没穿,裹着被子就从家里跑出来了。

玉树州的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土木结构,强震之下,重灾区的民屋有99%都完全倒塌,学校和楼房也有70%被强震破坏。地震后的第一个晚上,住楼房的人被统一安置在操场上,住平房的人就在自家的房子边上扎个帐篷。

“我奶奶家后面有个旱厕,我们第一天晚上就把帐篷扎在旱厕边上,很简陋,一刮风就闻到一股嗅味。”

哲轩回忆,玉树地震后的第一批救灾物资是第二天清早由寺院的僧人发放的,当地寺院结古寺将粮仓打开,里面“吃的、垫的”都有,政府随后也派人前来安置。

“当时的交通特别不发达,从西宁到玉树坐车就要一整天时间,一路上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不过医疗设施到位的很快。”

当时的玉树刚刚修了个小机场,规模很小,只能够供两三架飞机同时起落,外界的物资依靠空运到达玉树,但也正是因为机场的规模小,物资到达的速度比较慢,玉树地处偏远,当地的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但重要物资都在灾区民众最需要的时候到达了灾区,算是这场大不幸中的幸运吧。

地震过后,哲轩就来到了西宁继续上学。

“对于玉树地区的考生,中高考会有什么优惠政策和补偿措施吗?”

偶然间听到同学说自己既是少数民族又是玉树灾民,高考成绩可以加分这件事我当时没来得及确认真假,于是在这次采访中,我向哲轩询问以确认玉树地震过后的考生政策。

“地震的那一年确实是有的,会有人加分,但过了那一年就没有了,我就没有。”哲轩解答了我的疑问,当年的应届考生加分或延缓考试,这在汶川地震后也同样出现过,这样的措施与政策对于受灾当年的考生而言是必要且公平的。

哲轩告诉我,玉树在几年前开了第一家德克士。德克士是一家类似肯德基、麦当劳的主营汉堡炸鸡的快餐品牌,其门店基本集中在西北地区,而在当时的玉树是没有肯德基,更没有麦当劳的(连青海的省会城市西宁也没有达到麦当劳要求的人口数量),一家这样的快餐厅对于玉树人来说,新奇、有趣。

“开德克士的人和我认识,刚开业的时候特别忙,我就去店里帮忙,好多人还都不知道要怎么点餐,一进店里就找位置坐下了,等得不耐烦就开始喊服务员,真的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哲轩说,这让我想起了第一家必胜客在西宁开业时的场景,店门前大排长龙,中午排的号要到晚上才能进店用餐。连锁品牌尤其是西餐类的连锁品牌,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最明显的标志。1990年,苏联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预计到店人数是1000人,实际到店的人数却超过了三万,对于苏联人来说,麦当劳不是简单的汉堡薯条,而是一扇了解全新文化的窗口。相同的情感,放在青海的必胜客、德克士身上也大抵适用,青海地处闭塞且经济发展落后的我国西北部,被陕西、宁夏、新疆和西藏紧紧裹在中间,却从未停下过发展的脚步。

每一次回到青海,这个地方都变得不一样,在改变的不仅仅是省会西宁,还有周边县市。“我从国家八级贫困县来”的调侃在这片土地上也是越来越不适用了。

哲轩说,震后的每一年夏天自己都会回到玉树,这样的回乡与重建工作是否完成无关,在震后的头几年,无论玉树还有多少地方亟待修缮,哲轩都要回去。

“以前玉树只有两条公交车线路,是那种破破烂烂的十六座小公交车,沿途是没有车站的,乘客招手即停。到了现在,玉树已经有十几条公交线路了,而且每一条线都有了固定的车站。”

从西宁到玉树的公路也已经建成通车,电影院、西餐厅、公园等等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场所,玉树一个也不缺。

“以后还想回到玉树去吗?”我最后问哲轩。

“想,当然想回去。”

“想回去做什么工作呢?”

“这个不重要。”

哲轩爱着自己的故土,无论故土是怎样一幅景象,他都想回到那里。每次说起故乡,叛逆的哲轩会是完全归于自然,不带一丝杂念的。

故乡让每一个人完整,这句话通用于世上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类。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文/方绍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