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路坎坷,终成西宾尘埃落

寒窗苦读路坎坷,终成西宾尘埃落

对何嘉伟来说,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在不经意间溜走了。在父母的陪伴下,何嘉伟开始踏上长达十余载的求学路。

说起小学记忆最深刻的一幕,何嘉伟立刻想到了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的最后一篇课文。那篇课文主题是“缝棉衣”。何嘉伟对其中的具体内容仍牢记心中:妈妈给我缝棉衣,一针一线缝得密;妈妈缝衣多辛苦,我穿棉衣要爱惜。巧合的是,学这篇文章时已经是学期末,那会儿正值寒冬,冷风簌簌,于是,《缝棉衣》不仅刻在了学子们的脑海里,更是刻在了心里。

何嘉伟还提到,在小学阶段,学生都是通过老师读报、学校开大会的方式获知新闻;或者在学校组织看电影时,放映前都会给学生播放一些新闻纪录片。他就读的小学当时开办了各种特色班,比如体育班,其中包括乒乓球队、体操队等等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队。得益于当时体育教学建设被高度重视的背景,何嘉伟的校友后来成为一名乒乓球女子单打世界冠军。

60年代的师生关系非常的淳朴真诚,学童的父母们“尊师重教”的表达方式也是十分的简单朴实——何嘉伟的母亲曾经让他用碟子盖好一碗芝麻糊,拿回学校送给他的班主任张老师。“那个年代能吃上一碗甜甜的芝麻糊,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他补充道。“正是因为我的母亲知道老师教育孩子辛苦,才会选择用一碗珍贵的食物来表达内心的谢意。”

1973年,何嘉伟来到现在天河区瘦狗岭的第一师范学校就读,由于当时不是考试制度,而是分配制度,何嘉伟被安排在历史科里学习。“刚开始我们在从化山区的吕田校区学习了两个月,后来才在瘦狗岭校区一直读到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