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用的痛点
“5:30起床,6:30出发,7:00到达,换园服、鞋子,佩带工牌、发套,7:10去消毒柜取幼儿水杯,回班在小柜子上按名字放好,拿大桶去厨房打水,把幼儿的毛巾备好。”这是李贺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的准备工作。
四年前,李贺从一所二本院校毕业,正式开始从事幼师行业。这份听起来让很多女孩子羡慕的工作,实际上并不轻松。
李贺所带的班级有25个孩子,和另外一名年龄相仿的女孩一起当班主任。她告诉我们,以前在学校,学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而且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必须懂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等基本的才艺技能。“累”是她在描述校园生活时提及次数最多的一个形容词。不过,她真正踏入幼儿园后,才发现这些都不足为道。
在李贺工作的幼儿园,除了日常安排孩子在特定的时间吃饭喝水、玩耍午睡、洗手如厕等,李贺经常需要挤出时间加班,做环境创设和体育器械。幼儿园有各种“区域”,主要是利用教室或者园内其他的公共空间,增设一些自由活动角,让孩子可以在这些设置的区域游戏、观察。幼师除了组织、引导,还需要在旁边做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分析表,而这些都会列入幼师的考核与评比当中。
在园内的一个自然角,就有着一座充满童真的“魔法城堡”,是李贺和同事一起画图设计,用工具刀、画刷、KT板、报纸、海绵纸等纯手工制作的,总共花了四天时间。“家长对班费管得很严,得小心翼翼,所以制作的材料多是我们老师平日收集的旧物或者废品。”城堡上的一个垂吊灯饰,就是她们用了75个回收的保利龙球,通过胶枪固定而成的。
除此以外,一些其他的工作,也在占用幼师的大量时间。班级计划、家长计划、个人年度计划、个人三年规划;沙水游戏观察记录、表演游戏观察记录、园内外听课记录……各种计划及配套记录、照片、反思总结,裹挟着她们,难以透气。
“我们幼师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即使已经从业四年,环境创设、区域活动、计划总结,仍然是李贺无法完全忍受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