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破裂

平静的破裂

回忆起当年在印尼的生活,外公外婆总抱有很深的感情,他们感激那里的土地和人民。家里的餐桌上时常会有印尼菜,如沙嗲、虾片等等,外公外婆借此来缅怀当时的生活。外公外婆虽然是因排华而回国,但他们会强调:“那只是一小撮叛乱分子掀起的反华运动,华人和当地人的关系是密切友好的。”

外公读高中的时候,国内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当时印尼泗水新华中学就组织学生成立义演团,到各地举办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活动,赚来的钱都用来购买物资支援战争。外公说:“那时候我们不分昼夜到街上向群众兜售演出票,到华人商店募捐,他们都很支持我们,也很乐意帮助我们。最后我们才能募捐到相当数量的钱拿去支援前线。”

然而,一切平静都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被打破。原本亲华的政府被推翻,主张排华的人掌握政权并开始实施排华政策。当时所有县级以下的中国人都不能做生意,也没有工作。县级以上的商场规模较大,印尼需要这些商店,因而没有关闭,但是仍设置了很多屏障。当地还宣传号召印尼青年加入民兵团组织,引导他们参与排华运动,还有许多黑社会人士打着排华口号欺负当地华人,压榨他们的钱财。那一时期,恐怖的气氛笼罩在印尼上空,华人饱受迫害,生活无法继续。

随着排华政策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华人纷纷逃离,或去海外,或回祖国。中国方面也派出迎亲船到印尼接回愿意归国的华侨。外公说:“祖国才是我们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