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变

一切都在变

时代在变,一切都在变。

“令人欣慰的是,学校环境变好了,运动场重新装修了,在学校不远处也新建了一些教室,学校也招了一些新老师。”提到招的新老师,她感慨地说,现在终于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做一个“全能老师”。她回忆道,刚开始教学的那几年,老师一般都是“包班”的。所谓“包班”就是“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不仅教主课,还要教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缺教师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当时这样真的很辛苦,需要备很多门课。”现在,她一般只需要负责教六年级语文。。

但令人担忧的是,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彻底改变以前一直存在的问题,还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她在莫村富源小学当教师的时候,学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还要交附加费。这样算起来,读书费用还真不少。昂贵的学费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村里很多小孩都读不起书。因生活所迫,很多家庭也不重视读书。有时老师们到学生家里找学生,允许家长迟些再交学费,家长也不情愿把孩子送去读书。这个问题直到 2003 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后才有所改善。

全红瑛以为,现在可以不用那么费心,但事实上现在的孩子更让她头疼。“现在,学生总体上没有以前的学生用功,尤其是男同学,下课时大多都在讨论游戏,很少讨论学习。”全老师说。经济的发展,手机的普及,使得很多小学生都已经拥有自己的手机。“很多学生回到家后,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玩手机游戏、上网等,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学习的时候也没能聚精会神。”全老师边说边摇头。

现在,她已经是一个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但却一点也不敢懈怠。“现在要讲好课一点也不轻松。教材不断更新,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网络发达,手机非常普遍,小学生也能经常上网,接触信息很多。要想让他们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她必须得尝试更多的新奇的方式,结合更丰富的信息来讲解课文。”

“我也在不断地摸索中。”全红瑛如是说。多年来,除了教学外,全红瑛还养成了写教育教学总结的习惯,有时还会把这些总结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去。近年,在入选广东省凌琳名师工作室后,全红瑛还开展了对乡村学校教育情况的课题研究,为改善乡村教育情况贡献更多的力量。

教学二十余载,在教学同时,她也不断提升自己,从函授大专到函授本科,从稚嫩教师到小学一级教师、镇里唯一评上副高的小学教师,获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全红瑛曾经所被赠予的春风化作雨,正滋润着一批又一批的幼苗。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文/朱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