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脑子里没有美术的概念

那些年,我脑子里没有美术的概念

就这么又教了几年书。

改革开放之后,潮州庵埠镇从原来一个小农村,逐渐地开始做食品工业和印刷工业。自然而然地,林扫烟就走上了做食品包装设计的道路。放弃了考大学之后,他每天在学校除了教书,就开始设计食品包装的稿件,就这样也赚了一些钱。也是在差不多的年纪,他成了家,有了第一个孩子,他从一个每月向父母交半额工资的孩子变成要养父母、养妻儿的有家之人,经济压力一下子增大了许多,危机感扑面而来。与此同时,他在包装设计方面也成了本地为数不多的工作者和佼佼者。借着这个机遇,他决定辞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道路。

画稿是吃青春饭,辛苦,磨人,磨出了腰伤,磨得林扫烟只剩下一百来斤了。“别说什么版画国画了,那时候我是连饭都没时间吃。那是真的拼啊,没办法啊,哪还有空画画。我脑子里没有美术的概念,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我完完全全把美术放下了。”

直到2002年,自己的小公司慢慢稳定下来之后,林扫烟稍微闲下来,想着自己对美术的热爱,便开始画点小画了,重拾起美术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隔年,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张大画,画完后就带着这幅画要去装裱。在那里,他碰巧遇见年轻时所仰慕的肖映川老师,便赶紧拿着画向肖老师请教一二。

“这居然有人画画这么厉害!你这水平,必须得加入省美协和中美协了!你以后就跟着我,你好好画!”肖映川老师毫无保留的赏识对林扫烟的鼓励是巨大的。

从那一刻起,有些经济基础的他开始专注认真地对待美术。2004年,林扫烟顺利加入省美协,2006年加入中美协。也是在2006年,林扫烟拜师于著名国画家李宝林老师,逐渐地走上了艺术的殿堂。

美术成了他生命中极为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也构成了他这个人。他办很多场专业画展,一年一年看自己的画都能看出当时看不出的不足之处。艺术的积累逐渐塑造着他,他和以前那个扛着桌椅去读《毛主席语录》的小男孩、和那个半夜瞄着老师下班便溜出来画画的少年、和那个为了考大学纠缠着校长不放的青年教师,都不一样了。他也没有怎么变过,骨子里的坚持和谦卑,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