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简介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这本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创作的,《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共有128章节
1
目录
目 录 五十自述 郑天挺先生事略 一、孜孜不倦六十一个春秋 二、在明清史研究工作中倾注了全部心血 三、严谨治学,笃实诲人 从辛勤培植到春色满园——怀念姜立夫先生...
2
五十自述[1]
郑天挺 我原名郑庆姓,字毅生,福建长乐人,一八九九年八月九日(农历七月初四)生于北京。 父亲郑叔忱是清末科举时代的一个知识分子。他是光绪十六年(1890)的进士...
3
郑天挺先生事略
郑克晟 先父郑天挺先生,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病故于天津。两年来,每当重读他老人家的著作,特别是检视他的未竟遗稿,我总是思绪万千,唏嘘难禁。父亲自一九二〇年毕...
4
一、孜孜不倦六十一个春秋
郑天挺先生一八九九年生于北京,六岁丧父,七岁丧母,幼年时代与其弟少丹一起,依其表兄张耀曾(镕西)家居住,由表舅梁济(巨川)监护。一九四五年他在《清史探微》前言中...
5
二、在明清史研究工作中倾注了全部心血
郑天挺先生的史学研究工作是从古文字学开始的,曾在大学里讲授古地理学、校勘学等课程,又先后讲授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中国近百年史、史学研究法等史学专门课,同时...
6
三、严谨治学,笃实诲人
郑天挺先生一向以治学严谨、精于比证而著称;对于教学六十年如一日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于后学与青年则是循循善诱,爱护备至。他一生为我国史学界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中...
7
从辛勤培植到春色满园——怀念姜立夫先生
吴大任 姜立夫先生(1890·7·4——1978·2·3)是南开大学的元老,是现代数学在我国最早和最富有成效的播种人之一。在创办南开大学数学系和培养我国现代数学...
8
一、为确保教学高质量倾注了全副精力
姜先生原名姜蒋佐,浙江平阳县人。在杭州中学毕业后,一九一〇年应留美考试被录取,次年到“游美肄业馆”(即后来的清华学校和清华大学前身),在第一班高等科学习半年后,...
9
二、循循善诱培养青年学子
一九二六年我入南开大学时,本是选读物理系。第二年,姜先生从厦门大学回来,我上他讲授的高等微积分和立体解析几何两课,他精辟的讲授对我吸引力很大。姜先生对我始终是十...
10
三、重视数学研究的基本建设
姜先生十分重视数学文献的搜集和保管,把它作为数学系的重要基本建设,并且始终是亲自动手,甚至连编目也亲自处理。抗日战争前,南开大学的数学图书质量是全国少有的,世界...
11
四、在德国的日子里
一九三四年秋,姜先生到德国葛廷根大学进修,路过伦敦时,曾到我住处看我和我爱人陈。一九三五年秋,他从葛廷根来汉堡看我们和陈省身。汉堡是个风光绮丽的城市,一条小河从...
12
五、毅然从台湾返回大陆
抗日战争期间,姜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陈省身协助下兼主持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他同时从事“圆素几何”和“球素几何”的研究:用两种特殊方阵分别代表圆...
13
六、光辉的业绩,高尚的品德
姜先生毕生鞠躬尽瘁,以全部时间和精力贡献给中国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的事业。如果我们把一九一九年姜先生从美国回来时的中国数学界和一九七八年他去世时相比较,就可以看到...
14
回忆慈爱的先叔父姜立夫教授
姜淑雁 叔父姜立夫教授于一九七八年二月三日与世长辞,到现在正是六周年。我愿把我的回忆记录下来,纪念这位最受敬仰的慈爱老人。 叔父姜立夫博士,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15
回忆柳亚子先生在重庆南开中学
张镜潭 柳亚子先生(1887—1958)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诗中推崇马、恩、列、斯,向往共产主义,并欢呼“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毛泽东主席对柳...
16
(一)柳亚子先生莅临重庆南开中学
柳亚子先生一九四四年九月来到重庆,一九四五年十二月返回上海。在此期间,他和他的夫人一直住在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 一九三六年秋,我在天津南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重庆...
17
(二)在周恩来副主席亲切关怀下
柳亚子先生鉴于当时重庆环境恶劣,特务横行,不得已而在南中借得斗室一间,谅必有其苦衷。在柳老先生几年颠沛流离,又寄人篱下的情况下,周恩来副主席对他非常关怀,照顾备...
18
(三)陋室欢宴嘉宾
豪情满怀的老诗人柳亚子先生,一家数人侷促在南中的一间不大的屋里,由此不禁令人想到《陋室铭》中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是在这间“陋室...
19
(四)在郭沫若寓所参加庆祝晚会
当时雾都重庆为白色恐怖所笼罩,柳老先生的表弟、进步教授费巩就是一九四五年春在重庆受到政治迫害的。可以想象,老诗人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容膝于南中宿舍,很少外出...
20
(五)拜访毛主席以及毛主席到津南村回访
柳亚子先生向往延安、推崇毛泽东主席是一贯的、由来已久的。这在他的诗中,随时可见。他写过《延安一首赋寄毛主席》:“工农康乐新天地,革命成功万众和。世界光明两灯塔:...
21
(六)参加李少石葬礼
李少石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廖仲恺之女廖梦醒的爱人。柳老和廖家,由于政治态度相同,本来是多年世交。廖夫人何香凝擅丹青,柳老先生常为她的画题诗。李少石亦喜作旧体...
22
(七)和毛主席咏雪词《沁园春》
毛主席一九四九年四月和柳亚子先生的诗句“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是人所熟知,广泛传诵的。而当年柳老渝州索句的情景,如今似有必要加以追述。也是在一九四五...
23
天津粮食批发商业百年史
朱仙洲 天津粮食批发商业的形成时期(1850—1900):粮食批发业产生的地理条件——早期的粮食集市与斗店——斗局的兴起 天津粮食批发商业的兴旺时期(1900—...
24
第一章 天津粮食批发商业的形成时期(1850~1900)
...
25
(一)天津粮食批发业产生的地理条件
天津依傍海河,濒临渤海,自元、明、清诸封建王朝相继建都北京以来,即为京师门户,形势冲要,居民逐年增多。鸦片战争后,海防吃紧,天津成为北洋重镇,人口更形集中。当时...
26
(二)早期的粮食集市与斗店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清政府的锁国主义虽因鸦片战争后开放五口通商而破产,但长江以北的广大内地仍然处于闭关自守状态。天津也不例外。当时的粮食买卖,主要在粮食集市上通...
27
(三)斗局——粮食批发业的萌芽
一八五五年前后,三岔河口以下大口一带(今河北区粮店街),有两三家斗局子先后开业,这是粮食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当时,有些富户看到斗店、粮商获利甚丰,遂将二者合而为...
28
第二章 天津粮食批发商业的兴旺时期(1900~1930)
...
29
(一)天津粮食批发业急剧向资本主义发展
严格地说,天津正规的粮食批发业应自大米庄开始。一九〇〇年以后出现的大米庄,除承袭斗局子,于海河各支流进行采购运销并加以发展外,还扩大了采购地区——北起长春南达上...
30
(二)大米庄的经营方式及其特点
(1)大米庄的业务概况 天津的大米庄以采购、运销粮食为经营目标,其规模有大有小,经营的粮食种类也不尽相同。一般说主要业务有大米、面粉、杂粮、小麦、豆类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