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天津酿酒业的变化

六、解放后天津酿酒业的变化

天津解放后,天津酿酒业成立了公会组织,会员共十户,即:义聚永、义丰永、同聚永、广聚永、同丰永、春泰永、裕庆永、永丰玉、裕丰永、广兴居。以上各户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都分别设有分支机构。一九五〇年四月,天津对外贸易管理局成立,根据国家的对外贸易方针,对天津各项酒类产品限定了出口结汇价格;并按各厂牌号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信誉,划分为甲级、特乙级、普乙级和丙级四个等级,制定四种出口价格,从而结束了解放前各牌号在国外市场互相竞争、互相倾轧的混乱状况,促使各酒厂逐渐步入正轨经营。

一九五二年七月,在天津市工商局推动下,天津酒业联营社成立。

一九五三年,天津口岸组成各专业出口公司,其中食品出口公司专门负责粮、油、食品及酒类的出口业务。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将原来酒业联营的自产自销,改为接受国营公司的委托加工订货。在生产上仍保持各厂的配料特点,出口时仍采用各户的旧牌号,对外仍由各户分别报盘成交,并按成交额给以一定的佣金。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之前,一九五五年,海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整顿,其中六户酒业被安排到国营出口公司就业,仅剩下义聚永、义丰永、同聚永、广聚永四户继续从事委托加工出口业务。到了一九五六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这四户也归入了国营出口公司。从此,结束了私营酿酒业的历史。

(河东区政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