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研究的基本建设

三、重视数学研究的基本建设

姜先生十分重视数学文献的搜集和保管,把它作为数学系的重要基本建设,并且始终是亲自动手,甚至连编目也亲自处理。抗日战争前,南开大学的数学图书质量是全国少有的,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学期刊都是完整的,著名数学家的论文集也是较齐备的。还有许多名贵的绝版书。一九三二年,施佩尔纳尔应邀到南开大学访问。当他看到这批珍贵的数学藏书时,翻阅一本又一本,惊叹不止,欣羡备至。一九三三年日本浪人闹事,治安可虞,为了防备万一,姜先生曾让我协助他把数学藏书包装运出,每包外面标上书名。抗战时期。这些书运到昆明,部分在海防被日本侵略者劫持了去。战后收回一部分,损失了一部分,其中包括一些珍贵的数学书刊。“文化大革命”中,批判“洋奴哲学”,有些书刊订单被粗暴地删砍掉,使许多成套期刊不再成套,实可痛心。据我了解,姜先生在厦门大学和主持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工作时,以及后来在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时,也同样注意了数学书刊的收集和订购工作,也仍然是亲自动手。

姜先生对数学名词的审订工作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我了解,胡明复先生也参与过这项工作;明复先生不幸早逝,这项工作就主要由姜先生负责。我上三年级时,姜先生曾让我把一些中外数学名词对照表抄制成卡片,外文包括英、德、法文。这帮助我熟悉这些中外文名词,有利于日后阅读外文文献;每月还获得十元的报酬,对我也是重要的物质支援。我记得那时数学名词的审订,有十分具体明确而精当的原则;选用的词汇较广泛而不生僻,博取古籍和各国之长而自成体系。例如“无尽”、“无穷”、“无限”三个词就有区别地用于不同对象,绝不混淆。有人认为汉文不适用于表达精密的科学对象,从姜先生所主持的数学名词工作看来,问题不在于汉文本身,而在于汉文的运用:运用得当,就没有不能表达的科学内容;运用得好,有些地方还会比西方文字更为优越。可惜那时名词审订的原则远未能在数学工作者中普及,因而有些好的原则未能保持下来,有些当时定得很好的名词,后来也不再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