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酒的外销渠道
2025年09月26日
三、天津酒的外销渠道
天津酒除销本地外,大宗销往外地,主要有五条渠道:
一是通过“汕头帮”、“福建帮”、“广州帮”(通称“三帮”)销往东南诸省。当年酒的容器规格共分三种,即:17.5提装,每坛容量六十四斤;15提装,每坛容量五十六斤;14提装,每坛容量五十斤。前两种每年可销售五万坛,合酒三百万斤;后者每年可销售七万坛,合酒三百五十七万斤。总共可销六百五十七万斤。“三帮”经销之天津酒,约有半数销在福建、广东各地,另半数销往海外。
二是通过“上海帮”销往上海等地。其运装的容器规格又有不同,共分四十五斤装、四十二斤装及四十斤装三种。每年可销售八万余坛,以平均四十二斤计算,全年三百三十六万斤。另外,销往上海瓶装五加皮酒六万包,合四十二万斤。
三是销往山东烟台地区。采用篓装,每篓盛酒一百五十斤上下,全年约达十五万斤。
四是经天津东广义酱园通过日商加籐洋行销往台湾。容器采用荆条筐,每筐装酒二十四瓶,另有一种十斤装的小酒坛。每年可销十万斤。
五是通过来津的海轮船员携带到海外贩卖,全年可销十五万斤。
经过上述五条渠道,天津各类酒每年对外地的销售量约为一千零七十五万斤,其中国内销售约七百七十五万斤,销往国外约三百万斤。
后来,各地酒商以至国外酒商,鉴于经销天津酒有利可图,便争先来津聘请酿酒技师为他们建造酒厂。如厦门商人聘请了富有酿酒经验的技师刘金凯,在厦门开设了晋源酒厂,专门从事生产白酒;另一位酿酒经验丰富的周洪有,受聘到新加坡郑绵友酒行;还有一位经营酒业的李凤桂,受聘到新加坡乾源酒行。他们从天津采购各味药材运往新加坡,就地生产玫瑰露酒及五加皮酒,从而牟取了厚利。这样一来,天津酒对南洋各地的销售量,便急剧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