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麦借款所造成的灾难

(一)棉麦借款所造成的灾难

在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三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沉重。为了摆脱危机,它开始以贷款形式向中国大量倾销剩余农产品。一九三一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向美国购买价值九百余万美金的美麦、面粉四十五万吨;一九三三年双方又签定了五千万美金的“棉麦大借款”。美棉、美麦的大量进口,使中国的农业受到沉重打击,多数粮食批发业亦因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当时天津大米庄对国际形势全然无知,自南京政府签定棉麦借款合同后,看到进口的美国面粉价格偏低,认为有利可图,遂争先订购,甚至有举债透支盲目进货者。孰料美国面粉源源不断,价格日益跌落,一九三三年每袋价格三元二角左右,一九三四年便跌至二元。河坝市场的面粉库存量遽增至八百万袋,虽价格下跌亦无从脱手。天津大米庄因赔累歇业者比比皆是,如颇负盛名的仁和义米庄,经营已有三十余年,即因亏折过甚于一九三五年宣告歇业。素以财力雄厚著称的义生源,在一九三四年前后亏折四十万元;成发号斗局子相传亏折六十万元;公兴存则依仗代销外国火油、碱面等弥补面粉亏损。以上三家虽亏折甚巨,尚能勉渡难关维持营业,其余商号大多损失殆尽,关门歇业者不少。

由于面粉价格的一再下跌,影响到杂粮价格亦随之下降,如玉米在此期间由每石(140斤)六元降为三元五角。谷贱伤农,社会上怨声载道,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权无不切齿痛恨。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南京政府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在全国发行法币代替钞票和银洋。市场物价在短期内渐趋稳定,粮食批发业稍有恢复。所谓之法币,即不兑现的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