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作与争夺
2025年09月26日
(二)合作与争夺
三大油行为了共同瓜分中国市场,采取合作方式,商定了在华北地区每年各行的销售比例。在华北市场上,早年美孚独占鳌头,晚期德士古后来居上。历年平均销额比例大约为:美孚40%,亚细亚25%,德士古35%。至于如何保持大体平衡,三家商定:
一、确定各油行代理店数目,不得随意增减,同时销售量亦定有“限数”。对于各种油类的零售价格,三油行也订有协议,不能私自降价倾销。这些规定旨在利益均沾,避免三家内部因价格竞争而俱受损失。
二、对于大户顾客的用油,如机关团体、工矿企业等,三油行协议采用“合标”方法轮流供应,即每次在投标前碰头协商,确定由谁供应,投标时其它两家故意抬高标价,以便让另一油行得标。即使遇有临时买主,三油行也要协商确定承销者。如一九三六年西安的国民经济委员会招标购买数百桶柴油,最后由德士古得标,就是三家事先研究确定的。
除上述两项外,三油行对华籍人员的雇佣,彼此也订有协议,除了互相不挖用对方人员外,凡被某行除籍者,他行亦永不录用。
三家的合作仅不过是为了在表面上缓和彼此间的激烈角逐,而实际各行为聚敛厚利、独霸市场的欲念所驱使,从未停止相互倾轧。其突出的一点是在“合作”的幌子下互派情报员,刺探对方的业务活动,如煤油运输的到货站、吨位、车皮等。油行还要求各地代理商及时向分公司报告其他油行的到货情况。至于三油行互相收买对方的工作人员,从内部窃取各种商业情报,更是公开的秘密了。
一九四六年山西省采运处定购汽油五千桶、煤油两千桶,按照协议本应由亚细亚承销,但消息为美孚事先侦知,于是捷足先登,抢先成交。亚细亚对美孚这种背弃协议的举动自然不肯罢休,经再三交涉,终使美孚让步,油转给亚细亚出售,但为保全“尊严”,仍用美孚的油桶包装,一场风波方告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