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的德士古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德士古随着国民党劫夺胜利果实卷土重来。首先是被日本拘禁在潍县集中营的方富恩和油栈负责人克鲁及戈登纳回津,将日本人赶走,收回油栈。当时厂内情况是:油罐被日本拆去四个,制桶机器全部被运走,各栈存货被掠一空,仅有空大桶和百余桶脏油。克鲁回油栈后,一面号召原有职工回来,一面整理内部。惟当时各外国银行尚未复业,一切费用无处周转,适由日本方面飞来一个德士古的帮办,名牛顿(Newton)者来津视察,当与克鲁及方富恩商定,先处理空大桶暂维开销,当由天津元记拍卖行购买一万多个。不料出厂以后,又被国民党经济部专员张恕查封,经厂方交涉和元记自己疏通,才得放行。事后他们向公事房报账,仅报半数,其余之款,据说牛顿允许弥补克鲁和方富恩被羁时期的损失,实际是他们三个人俵分了。一个多月以后,公司洋员陆续来津,经理名劳金母(D·H·Rowsome),于一九四六年一月一日正式恢复营业。
德士古这次复业与过去大不相同,一方面它得到美国政府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又与加利福尼亚美孚公司合并,实力雄厚。天津分公司的代理店,从过去二百余家激增至四百余家,营业蒸蒸日上。过去三大油行,德士古本居末位,此次一跃而与美孚、亚细亚两行并驾齐驱。八年沦陷,农村到处缺油,加以国民党军政要人出入汽车,汽油需要量亦大幅度增加,因此各大油行无不利市百倍。胜利后短短两三年,成为德士古掠夺的极盛时代,仅天津分公司在这一时期的外汇总额,即有七千万美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士古直接参加了美国军事援华顾问团,一手包办战地服务队。战后又大量供应国民党军队的军事用油,曾与国民党政府秘密签订了供应军事用油合同,由德士古各地分公司直接供应。仅天津一区,在一九四八年解放战争高潮时,从天津油栈拨给国民党军队的军用汽油即达两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