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构造的基本类型
关于汉字构形的基本理论,历来有所谓的“六书”之说。“六书”具体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实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真正的造字法,假借、转注一般认为只是“用字之法”。
1.象形
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例如:
汉字里用象形方法造的字是不多的,因为有的事物描画不出来,可以描画出来的又不便书写。
2.指事
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提示字义的造字法。例如:
指事字可分两类,一类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另一类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所在;“末”原义是树梢,在“木”上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梢所在;“朱”原义是赤心树,“木”中加一点,表示赤心所在。纯粹用抽象符号的字很少,在象形字上增加符号的方式用得较多。
3.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组合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例如:
会意字分两类,一类是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止是趾的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涉”的甲骨文像两脚过河。另一类是同体会意字,如“从”,两人一前一后,有随从的意思。
4.形声
形声是用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分别提示字的意义和读音的造字法。如“湖”(hú),形符氵(水)表示湖泊有水,声符胡(hú),表示读音。形声字采用形符和声符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单纯依靠字形来表达字义的缺陷,丰富了汉字记录汉语的手段,具有强大的派生能力,所以后来成为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假借来记录“自己”的“自”。“莫”原是今天“暮”字的会意字,借来表示否定副词“莫”。转注是指一对同部首的字,由于意义相近、声音相同或相近而互相注释。例如“老”和“考”就是一对转注字。
现代的汉字大部分从古汉字演变而来,也有一些是现代新造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现代字用的是形声的方法。如:氚(chuān)、咚(dōnɡ)、趴(pā)、猹(zhā)等。会意的方法还会继续使用,不过造的字不太多,例如“籴”(dí,买米),汆(cuān,食物放在开水里稍煮一下),还有“尘”“灭”“泪”等用的也是会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