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字的规范化
使用汉字的规范化包括正确书写字形,不写错字、别字,不写被废止的繁体字、异体字,不写不合规范的简化字,不写旧形字等,也包括正确地读字音,不错读乱读字音等。
当前社会用字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和随便写错别字。
滥用繁体字的情况比较严重,也比较复杂。尤其是工厂、企业、商店、事业单位的牌匾用字,报刊的名称用字,影视片片名用字和书名用字。另外,当前错用繁体字和繁简混用的现象也相当严重,加剧了社会用字的混乱。有一本图书叫《皇後涙》,规范的写法是《皇后泪》。“皇后”的“后”没有简化,根本就不能写作“皇後”,“涙”是“泪”的异体。
乱造简化字的现象在有的地方也比较普遍。“街道”写成“亍道”,“零售”写成“另售”,这些都是《简化字总表》里没有的简化字。
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错字是汉字中根本没有的字,别字是汉字中虽然有但是不能这样用的字。在现今的文字生活中,错别字时常见到。如“蒸汽”的“蒸”少了中间的一横。“喜迎回归”的“迎”,错成了走之旁加个“卯”。“猪脚”错成了“猪角”,“欢度元旦”错成了“欢渡圆旦”,“砍头”错成了“坎头”。
用字规范化首先要消灭错别字。常见的错字有三类:①增笔。如“武”错成了“”,“展”错成了“
”。②减笔。如“拜”错成“
”。③写错结构。如“范”错成“
”,“默”错成“
”。常见的别字有:①同音别字。如“直截了当”错成“直接了当”,“一箭封喉”错成“一剑封喉”,“情有独钟”错成“情有独衷”,“蝇营狗苟”错成“蝇蝇狗狗”。②形近别字。如“床笫”错成“床第”,“大杂烩”错成“大杂脍”,“肆无忌惮”错成“肆无忌弹”。③同音形近别字。如“竞赛”错成“竟赛”,“沧桑”错成“苍桑”,“通宵”错成“通霄”,“嬉笑打闹”错成“嘻笑打闹”,“皇皇巨著”错成“煌煌巨著”。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文字的概念及其名称的流变,掌握汉字的形成及其形体的演变和汉字构型基本理论,理解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写好和用好汉字。
1.什么是文字?
2.古人是怎么称呼文字的?
3.汉字起源于什么?它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为什么说隶书是古汉字和今汉字的分水岭?
5.古代的“六书”是什么?
6.下列各汉字各是用什么造字法造的?
虫 囚 燕 泪 水 采 固 沐 木
7.汉字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