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
文章的结构被人称为谋篇布局,它既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也是与认识水平、思维方式有关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意思正确、通顺地表达出来,他的思维就是杂乱无章的,他的思路也同样是不清晰、不顺畅的。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与构造。是组“分”为“合”,组“局部”为“整体”的技巧,也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我们可以把谋篇布局分为两大部分:
谋篇——指作者动笔前的思考,称之为内部结构。它包括思维、思路等写作前作者运思过程。
布局——指作者运用文字表述并形成文章的过程,称之为外部结构。它包括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等程式。
(二)思维与思路
1.大脑思维的生理基础
人们认识事物,分析、判断问题,形成观点,都要依靠大脑。新的问题和观点又是如何从大脑中思考出来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的阐释:
例7-14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选自: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下册)[M].济南:齐鲁书社,1988:85.)
显然,古人运用形象化的比喻解释写作中的思维运动,并称之为“神思”。
而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与理性地认识大脑思维的生理机能。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脑“运行”的生理机能吧。有资料记载,人脑是由许许多多神经细胞所组成,细胞种类也很多,有人估计有五千万种。细胞总数约一千亿个。每个细胞又伸出许许多多枝叉,有一个主枝叫轴突,还有不少分枝叫树突,轴突和树突都同相邻细胞或神经细胞形成一对对的接触,叫突触。一个突触就好比一个开关,开关作用是通过特定的有机化学分子来实现的。大脑一共有多少对开关呢?一共有1015对。所以,人的大脑好比一台有1015开关的电子计算机。
大脑的生理机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大脑不仅能贮藏难以计数的信息,而且这些贮藏于不同位置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又可以形成许多新的东西。它给我们的思路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
2.思路和思维是两个概念
3.思路和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既然我们的大脑具有重新组合信息的巨大功能,那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打开思路便是写作前不可缺少的步骤。开拓思维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2)收束思考。它是在联翩思考后,把联翩思考出来的许多项目,加以集中、对比、收束和提炼。在这许多次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新的思路。
(3)变形思考。运用一些方法改变原来的题型,以便产生出新的思路。变形思考的方法有:
分解——运用分解的方法将一个大问题分为许多小问题进行思考。
增题——在原有的问题上增加一些成分进行思考。
反转——也叫逆向思考,朝着问题发展的不同方向进行思考。
限制——在原有的问题上加上一些限制成分进行思考。
另外,交谈、讨论、提问等方式也有助于启发和打开思路。
国外有一种称为“NM”法的“创意思考法”(日本著名创造学家中山正和提出的一种创造技法。NM是他姓名的罗马字缩写)。它实际上是运用了广泛性思考和收束性思考的原理。“NM”法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的记忆有所谓“点的记忆”和“线的记忆”。点的记忆是指由第一信号系统对具体事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线的记忆是指由第二信号系统对事物的抽象化形成的条件反射。人们在思考中运用广泛联系的方式进行思考,搜寻平时积累的点记忆,就会形成新的组合,产生线的记忆,形成创造性的思考。
洗衣机的发明创造,就是运用广泛性和收束性思考的例证。它是从搓、涮、漂、拧等多种洗涤方式中找出其共同规律,运用力学原理,利用水流和力的作用,将衣物与污渍产生离心力效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洗掉衣服上的污渍。同时又寻求多种改变水流产生离心力的办法,终于形成了目前的这种既经济有效,又方便实用的洗衣机。
总之,尽管思想前进的路线有其“单一、直线性”的规律,但思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掌握多种思维方式就能拓展思路,产生新的观点和新的发明创造。
(三)思路与布局
结构是作者运用文字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理解及其思想脉络表现出来的形式。结构的问题,是一个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的问题。动笔之前要“胸有成竹”,那种想一点、写一点,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其收效往往“事倍功半”,不值得效仿,只有“了然于心”,才能“了然于手”。
文章安排布局与思路的有序、连贯、周密有关系。
连贯——思想的表达不仅要有序,而且要体现其内在的联系。一个观点(意思)和证明它的论据材料要有必然的联系;文章中的几个材料之间不论是“并列式”“递进式”还是“分总式”“总分式”,是“转折”还是“衔接”,它们内部一定要有联系。这样的文章才能称得上连贯。
周密——全文脉络分明,考虑全面。无多余累赘之感,无顾此失彼之嫌;肯定了成绩要找出差距,突出了新方面莫忘不足之处。
(四)结构的程式
文章的结构是形成文章的骨架,是文章内在逻辑的视觉化。文章通过分段、分行、分句形成了外部轮廓。绝大多数应用类文体都具有一定的程式,如:书信、公文、设计说明书、科技论文等。尽管如此,各类文体的程式也是相对而言的。
结构的编排以程式为框架,以表达需要为基础,以方便读者为原则,以交流信息为目的。
各类文体对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但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却都是篇篇皆有的共同程式,在写作过程中,有其共同的特点。
1.开头
文章开头几句话便是读者注意力的焦点。实用类文体的开头,更需精练,开门见山。应用类的文体主要有如下几种开头方法:
第一,对主要观点或目的的陈述。它的特点是直截了当地揭示主题。介绍新发现、新观点的论文,运用这种开头方法,对读者有特殊的魅力。
例7-15
为了简单起见,我在本书各处都假定金是货币。
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这样,金执行一般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且首先只是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独特的等价商品才成为货币。
(选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4.)
例7-16
中国迅速推出减排目标的举动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越来越自信的中国。中国不仅能在低碳经济上掌握主动,而且要成为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选自:赵海建.从减排承诺看中国自信[N],广州日报,2009-11-30.)
第二,对文章范围的描述。运用高度概括的方法,给读者画个轮廓。其涉及范围,可以是文章的适用性、局限性或前提条件的说明。
例7-17
在距赤道约22 300英里的上空,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安尼2号”(ANIK2)通信卫星悬挂在清晨的天空。在首都华盛顿(Washington,D.C),众议院议长、美国民主党党员卡尔·阿伯特(Carl Albert)对着镜头发表了讲话。组成电视信号的电子信息快速通过东海岸的传输设备,被上传到了轨道通信卫星上,卫星接收到信号后又将它发送回地球。仅仅用了半秒钟,这位议长的图像就从华盛顿传到了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纳海姆(Anaheim),一个8米宽的卫星接收盘矗立在一家酒店的停车场上,天线指向南方。接收盘挑选出所需信号,并将其输入一个迷宫一样的电子回路里,然后再由电子回路将信号传输到阿纳海姆会议中心所在楼层的电视上。在那些驻足观看电视广播的人群中,有些人知道自己是在见证制作中的历史。然而,极少数人能预见这一事件所预示的巨大变化。
(选自:[美]Parsons P R,Frieden R M.有线与卫星电视产业.詹正茂,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例7-18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选自:卢梭.忏悔录[M].黎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
第三,以提问的方式开头。这种提问式开头使文章显得紧凑,能吸引读者,又仿佛作者在与读者讨论问题,有一种拉近两者空间距离的感觉,从而给读者一种亲切之感。
例7-19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选自: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例7-20
本文尝试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1)谈论“儒教”对于儒家及中华文化可能产生的危害何在。
(2)如果要讲儒教,那么此“教”的独特之处何在?
(3)有没有必要“重建儒教”?
(4)如果确有必要重建儒教,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方式?
(5)如果中行路线最好,那么实行它有什么可行性和文化效应?
(选自:张祥龙.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J].新华文摘,2007(11):35.)
第四,交代背景式开头。其目的是烘托主题,有利于揭示事物本质,使读者能更好理解全文内容。这种交代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因素的开头方式切忌冗长。
例7-21
19世纪缓慢地准备了物质消费资料、信息、人员乃至新的生产组织模式的交换和循环的新模式。在此期间,特别是从1850年开始,在舆论自由的概念被具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一系列新技术的发明使得新的传播网络的发展有了可能。对此进行移植的历史形式是每个新的交换通道自行嵌入多样化的社会,这宣告了随后将延伸到下个世纪的问题。
(选自:[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7.)
背景材料大体分为三大类别,见表7-7。
表7-7 背景材料分类
2.结尾
文章结尾的方式较多,或以结论作为全文总结,或展望未来给人以鼓舞,或提出问题、建议引人思考,或讲完最后的内容便结束全文。
例7-22
结论:
(1)近20年来,低渗透油气资源研发专利数量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表明国际低渗透,油气资源研发活动日益活跃。
(2)大的跨国公司和油气技术公司是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的主要研究者和主要使用者;而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则是低渗透油气资源相关基础研究的主体。
(3)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在低渗透油气资源研究、勘探、开发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4)低渗透油气层的识别和改造技术、钻采工艺技术是当前技术研究开发的热点和重点。
(5)在低渗透油气资源研究、勘探和开发方面我国虽然与国际领先国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存在很大差别,但目前已在低渗透油气资源研究开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低渗透油气钻采技术、聚合采油技术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一定优势。
(选自:郑军卫,等.低渗透油气资源研究专利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09,4(4):24.)
例7-23
3.结束语
Silvelight作为基于RL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应用的开发工具,既利用了.Net框架强大开发达到的XAML语言,能够有效地实现表现层设计和程序逻辑设计的分离。利用这些特点开发基于web的在线互动游戏,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游戏的画面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游戏的开发进度。
事例说明在Silvelight技术环境下,使用MVC模式设计游戏软件是有效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开发基于Silvelight的Game Frame Works,达到游戏软件的规范化和流程化,提高游戏软件的开发难度。笔者以后将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选自:程国雄,胡世清.基于Silvelight在线游戏设计模式研究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21):6650.)
公文中上行文往往采用“上述意见当否,请批示”这种谦语结尾。某些论述性文章往往采用“综上所述”的总结性结尾。
科技论文中的结果、结论一般放在文章结尾,另外致谢和参考文献也是结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参考文献书写方式应按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书写。如:要交代文献的著者、篇名、发表的书刊名称和卷页、文献类型、发表的时间、出版社及其地址等项目。
3.层次
层次是“意义段”的称谓。它体现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顺序,体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是人们认识和表达问题的思维进程在文章中的反映。
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分为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糟得很”和“好得很”等8大部分,这八部分所论述的内容不同,实际上就是8个大层次。
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不同,获取材料的途径不同,安排层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记叙类文体有:按时间顺序来划分层次,按空间方位来划分层次,按事物性质划分层次,按作者的认识划分层次等方法。
议论类文体一般由引论(前言)、本论、结论3部分组成。本论部分内容丰富,安排层次有: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分总式等。
层次的安排除了一些文种有具体格式外,可以采用小标题、序号、空行、分段等形式。
4.段落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我们平常称之为“自然段”,具有“换行”的明显标志。它的作用在于表达内容时由于转折、强调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另起一段要换行,开头要空两格。文章分段,展示了作者的思路。若文章不分段,读者不容易准确把握全文,阅读时间长了会在视觉上产生疲倦之感,具有条理不清的弊端。文章分段过细又会产生一种“支离破碎”之感,同样让人不容易把握中心内容。
首先,分段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一个自然段里只说一个中心意思,不要把几个意思放在一个自然段里。同样,也不要把一个中心意思分割为几个自然段。
其次,各段落之间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以体现文章的逻辑性。还要注意段落与层次的关系。段落是层次的基础,不能将落段游离于层次之外。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第八部分中讲的是14件大事情,14件事情全部包括在这部分中,第一件事情讲“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和第十一件事情“废苛捐”以及后面的几件事,每件事情都是一个自然段,表示一个意思,同时也是一个小层次。
再次,段落之间要注意整体的匀称。段落犹如我们说话,要注意长、短节奏,要掌握好分寸,要与层次协调,这样全篇文章构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有机体。
5.过渡
它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那么,文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
首先,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应用类文体往往运用序号和分段表示。
例7-24
……(略)
4.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
5.本准则涉及的关联方关系主要指:
(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例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
(2)合营企业;
(3)联营企业;
(4)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5)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
6.本准则不将下列各方视为关联方:
……略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0[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5.)
其次,表达方式、表现方法变动时,需要过渡。如:叙述与议论转接处需要过渡。例7-25
大胆革新 科学管理——××市农行科技兴农总结评价报告
1987—1991年5年间,××市农业银行参与科技兴农,累计发放科技贷款3.67亿元,先后支持发展科技“星火计划”项目76个,发展科技密集区3个,以及帮助农户利用科技发展种植业和养鱼业,促进了农业的综合开发、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及支柱产业的崛起,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新增产值共计5.92亿元,利润7 170万元,节创汇1 000万美元,农民收入年增540万元。投入产出比例为1∶2.5,比一般信贷高一倍以上。“星火计划”项目已有65个投产见效,24个还清投资性贷款,16个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星火科技奖。贷款实现投入产出利税为1∶4.5∶1。银行取得科技贷款收息率98%、到期回收率98.2%的良好效益。
科技兴农主要有以下三条经验:
一、转变观念,配合各方,整体推动
我行积极组织各级行社学习科技理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破除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树立科技观念、现代综合性大农业观念、系统观念。从1986年起,农行会同市科委、财税等部门陆续制定一系列科技贷款配套措施,如企业提留科技基金……目前农村企业及农户科技意识普遍增强,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要求科技项目,科技储备项目不断增加。
二、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增加信贷“科技含量”
……(略)
三、贷款操作科学化,确保资金与科技的高效投入
1.贷款决策操作科学化。
……(略)
2.贷款管理科学化。
……(略)
我行大胆革新,科学管理,科技兴农贷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累了成功的科技兴农信贷经验。
(选自:刘成金.财经实用写作百种[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91.)
再次,论说类文体,“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开合关键一般需要过渡。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由总入分时,运用了一个很好的过渡:
例7-26
……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朋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过渡)
……(略)
(选自: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在文章结束语之前,“由分入总”转述时,往往用“综上所述……”“由此可见……”等词语过渡。
过渡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运用关联词过渡。常用的词有:因此、总之、然而、但是、尽管如此、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
第二,运用句式过渡。层次或段落之间实现过渡用简短的一句或几句话过渡。往往运用陈述句和设问句。
第三,运用段落过渡。以一段文字实现段落或层次之间过渡。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过渡段落的文字尽量简略,不宜过长。
第四,运用序号或相当序号的词语过渡。如;段首标“一、二、三”之类序号,或者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语,或采用小标题式过渡。
6.照应
照应是指上下文相互呼应。它是使文章具有内在联系的方法之一。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时,在问题与分析、论证,问题与结论之间都要有联系和呼应,按其他方式安排结构时,同样要注意文章的照应。如:开头与结尾照应、开头与内容照应、标题与内容照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