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提纲》的现实意义

三、学习《提纲》的现实意义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提纲》的一条基本线索,科学的实践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牢固把握实践的观点,克服思想僵化。理论来自实践,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运用不能分开,坚持和发展也不能分开。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时,特别要注意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基本观点,由此理解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以及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从中找到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当前社会生活的哲学依据。同时,从对人的本质的合理性理解中把握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问题,努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所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这个理论体系,以之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能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健康顺利地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需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并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