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

(一)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首次明确提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三者同一这一论断的,正是列宁的《哲学笔记》。列宁是这样表述的:“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13]有些学者认为,列宁这里所说的三者同一,是指《资本论》中所实现的三者同一,并不意味着在哲学学科层面的三者同一。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关于这个问题,《哲学笔记》中其他相关论述便能予以佐证。首先看辩证法与逻辑学的同一问题。列宁认同黑格尔对逻辑学的界定,即认为逻辑学不仅仅研究思维的形式,而且研究思维的内容;逻辑学是真正的哲学。通过改造黑格尔的思想,列宁认为:“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的以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14]在这一论述中,列宁对逻辑学的界定与对辩证法的界定是一致的,这就说明逻辑学就是辩证法。其次看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同一问题。列宁指出:“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它是认识论。”[15]类似这样的说法在《哲学笔记》中还多次出现过。再次看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同一。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强调:“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16]把辩证法看作认识论的其他表述,在《哲学笔记》中也多次出现过。由此可见,在《哲学笔记》中,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是可以确定下来的一个说法。

在具体把握三者同一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列宁这里指的是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门学科的统一,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列宁认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列宁并不认为是三个不同东西的辩证统一和有机联系,而是认为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东西。目前,人们一般认为,三者同一指的是同一个东西的三种不同职能。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的解释应当是影响较大的一种解释。该书认为,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三者同一指的是:第一,作为哲学科学的广义的辩证法、作为哲学科学的广义的逻辑和作为哲学科学的广义的认识论这三个方面在哲学学科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二,这三者从三个侧面反映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第三,这三者都是人类认识史、思想史的精华。总之,三者同一讲的是,这三者是哲学科学“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17]应当说,上述解释比较中肯。

那么,怎样看待三者同一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呢?现在学界基本的共识是,三者同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体现着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一致。但接下来的理解,学界的分歧就比较大。我们认为,既然三者同一的思想是列宁首先明确提出的,那么,从列宁的论述入手把握这个问题,应当是基本的步骤,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扩展研究才是合理的。不过,鉴于本文的任务,我们主要还是研究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在列宁那里,肯定客观世界存在辩证法是毫无疑问的。这也就是说,辩证法是世界观。列宁在读黑格尔的相关思想时,批评了黑格尔掩盖“事物的存在是在人的意识之外而且不依赖于人的意识”[18]的错误观点,肯定地提出“事物本身、自然界本身、事件进程本身的辩证法”[19],即承认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辩证法。而列宁辩证法要素中大部分也是讲这样的辩证法即客观辩证法的。

但是,世界的辩证图景如果不通过人的认识来揭示,只是自在的,它不可能被人认识,对人来说只是混沌,甚至是虚无。所以,自在的辩证法只有通过人的认识才能变为属人的辩证法,辩证世界观只有通过人的认识才能建立起来。可以说,辩证法在表述世界辩证图景的时候实际上表述的是由人的认识和实践所把握到的世界,这意味着辨证法作为世界观是被认识论中介了的世界观,并且还是作为一种认识而存在的。列宁指出:“为自己绘制客观世界图景的人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消灭它的规定性(=变更它的这些或那些方面、质),这样,也就去掉了它的外观、外在性和虚无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自在自为存在着的(=客观真实的)。”[20]在列宁那里,自在的外部世界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成为相对人来说的自在自为即真实的客观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观是认识的结果,是一种认识论。但问题还没有到此止步,在列宁看来,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也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意味着,人们不仅要把自在世界转变成为我世界或属人世界,而且要把现实世界转变为理想世界。“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1]

列宁还认为,人们的世界观是通过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工具表达出来的,这些思维工具不是纯粹形式的,而是体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的。正是通过对这些思维工具的辩证运用,才体现出世界观之为世界观以及世界观指导人们行动的方法论功能。列宁指出:“辩证法一般地说就是‘概念中的纯思维运动’[用不带唯心主义神秘色彩的说法,也就是人的概念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过渡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对概念的分析、研究,‘运用概念的艺术(恩格斯)’,始终要求研究概念的运动、它们的联系、它们的相互过渡]。”[22]

把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述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三者同一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表达的是辩证法的一种高级形态。也就是说,唯物辩证法是以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中心,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去揭示世界之为世界以及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它力图揭示世界的奥秘、人的奥秘以及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奥秘。它集世界之为世界的世界观或本体论、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于一身。它把辩证法看作认识的结果,把认识论看作辩证的,把方法论(逻辑学)看作内在的生命。

应当说,列宁关于三者同一的论断,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度出现的割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的内在联系而孤立谈辩证法倾向,纠正了把辩证法从原理加例子的角度予以把握的简单化倾向,纠正了把辩证法扭曲为诡辩论和折中主义的倾向,为继承和弘扬马克思对辩证法合理形态的追求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哲学笔记》中,列宁自信地断言:“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23]列宁的这句话实际讲的是,不懂辩证法就不会懂《资本论》,而从《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出版以来,没有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懂得《资本论》的逻辑,即《资本论》的辩证法。列宁的断言可能有些绝对,但所透视出的列宁对自己辩证法修养以及作为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光大者的自信则是真实的,而要把握列宁的辩证法,我们首先就需要把握三者同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