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1.理论价值
《哥达纲领批判》延续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社会发展阶段等政治问题的思考,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从社会发展阶段论的角度考察了无产阶级专政,认为只有坚持“阶级的专政”,无产阶级才能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国家政权,为自己争得民主。这种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反映出其思想中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和本质,勾勒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定位和未来走向。
阶级斗争理论也是《哥达纲领批判》中着重论述的一个思想,马克思通过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回答了当时德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对象等具体问题,重申了坚持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去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立场,是对阶级斗争问题的深化研究和阐述。
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思考和探索伴随着马克思的一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运用剩余价值学说考察资本主义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得出未来社会阶段划分的学说,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并没有描绘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具体图景,而是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了发展的方向,是伟大的科学预见。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这些基本特征在不同程度上从理论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思考和论断,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和发展的方向。
2.实践价值
在当下中国,我们未达到马克思所提出的完备社会主义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学习了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以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去选择一条恰当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一脉相承而又结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充实和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活水源头,为我们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忘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目标,由于中国是以东方落后农业国的身份去发展社会主义的,因而我们在具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在路径和方法上必然会与马克思最初的社会设想相区别,这是正常的,也是科学的,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现阶段,我国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资本的逻辑在提升中国发展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一定程度允许私有制的存在,恰恰是为了最终消灭私有制。我们要全力去解决民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实践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在时空上的最好的传承,更是对其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社会发展阶段等政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创新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