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想的当代价值
1.理论价值
《哥达纲领批判》不仅是一篇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文献,也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代表性论著。马克思的公平观是与其分配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公平分配”作为一种权利,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种公平思想对于人们科学地认识公平问题、确立正确的公平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作中还展示了深刻的共享思想。生产发展的成果是共享的物质基础,社会总产品的共享保证了全体社会成员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从而使一切社会成员都能全面地发展,迸发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对于我们正视当下中国社会财富分配问题、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等问题的解决都提供了现实的启发。
2.实践价值
当今时代,全世界面临着共同的主题和难题就是发展问题。作为世界的主题,任何国家都要面对发展这个共同任务,并且各国,尤其是新兴国家都要去探索各种可能的发展的路径。而作为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发展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因而就需要世界各国在合作的大前提下,集思广益,贡献独到的良策,谋划共赢。
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走高和经济状况的改善,摆脱生存危机困扰的人们也开始越发的关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目前,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要直面解决的重大问题,因为它已经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能否良性发展、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融洽的大问题。因此可以说共享理念的提出,就是立足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虽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下的必然选择,但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进行这种理念转变,也体现出我国破解现实发展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理论的特点在于强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具体来说,全民共享强调的是共享主体的全员性,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在共享发展成果中生成的;全面共享强调的是共享内容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人民要在共享中达到满足感;共建共享强调的是既要做发展的“受益者”,又要做发展的“参与者”,使人民在共享中具有成就感;渐进共享强调的是既要合理满足人民新需要,又要量力而行,注重共享的阶段性特征,使人民在共享中获得安全感,最终中收获幸福感。这种共享发展蕴含着“中国智慧”,是针对发展难题提供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