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干部(用人)

(二)用干部(用人)

主意出了,决策做了,政策制定了,怎么去落实?主要是靠各级干部去落实。有一次毛泽东同志谈到武则天的时候,他评价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识人之智,又有用人之术,还有容人之量。”

识人之智。我们领略一下毛泽东同志对几位开国元帅的考语,便知所言不虚。朱德——“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林彪——“他一个娃娃懂什么?”;刘伯承——“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贺龙——“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出了一个军”;陈毅——“陈毅是个好同志”;罗荣桓——“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徐向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用人之术。毛泽东同志多次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求领导干部明白“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废人”。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就发现了年轻林彪的军事指挥才能及罗荣桓同志的政治思想工作帅才。尽管林彪性格上有孤僻、倔强、冷漠等弱点,但毛泽东同志还是对林彪委以重任,并又选拔罗荣桓做林彪的搭档。由于罗荣桓有原则性又有宽容大度忍让的美德,林罗配合相得益彰,使林彪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容人之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俗话说,有多大肚量,成就多大事业。毛泽东同志能够使中国“旧貌换新颜”,与他非凡的“容人之量”不无关系。他明确提出“用干部”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小圈子。在毛泽东同志看来,过去中央对陈独秀、李立三的处理是不妥的,后果是不好的。对于犯过“左”倾错误的王明等人,在党的七大上很多人都不主张再选他们为中央委员。可是毛泽东同志仍然提议把李立三、王明、博古等人选进中央委员会。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013年6月28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概括起来说,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8]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组部部长陈希同志提出: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19]选用干部,谁领导,谁把关?——党委(党组)集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在选人用人方面赋予党组织更大的权重,党委(党组)集体必须充分认识、自觉承担起管干部、用干部的重大责任。

正确理解以德为先,关键是正确把握德的内涵和为先的尺度。所谓德,就是品德、品行和政德、官德。德的核心是党性。坚持党性,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服从党的决定安排,遵守党的制度纪律。除了党性这个核心,德还包括个人品德,就是讲究“做官先做人”,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具有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拒绝腐化堕落。无疑,品德与党性是相互联系的,品德不好,党性难强。以德为先,是指在德和才都合格的情况下,着重看德,德好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