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论”彰显善于从哲学高度上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睿智
面对变化无常的大千世界,有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东西?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这就是哲学。因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兼备了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当年之所以能写出“两论”这样的著作,与他在革命斗争之余,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是分不开的。在延安时期,据美国友人斯诺的回忆:“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13]“两论”使得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革命的许多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毛泽东一生都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尤其是要求党的各级干部要善于从哲学高度来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
毛泽东的睿智影响了当时一大批第一代中央领导人。改革开放之初,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邓小平和陈云都十分强调学习毛泽东哲学著作。邓小平说:“陈云同志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陈云说,他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受益很大。毛泽东同志亲自和他讲过三次要学哲学。他在延安的时候,把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认真读了一遍,这对他后来的工作关系极大。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学习哲学,终身受用。这是两位老革命家发自肺腑的殷切希望,也是他们终身受益的切实感受。李瑞环说过:“把‘两论’作为学习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哲学入门的一个有效途径……我认为,当前学哲学仍然可以提倡从学‘两论’入手,这同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著作不矛盾,同强调着重学基本观点也是一致的。在学习‘两论’时,还要注意同学习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论著结合起来,加深对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14]李瑞环退休以后,还出版了《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2013年12月3日)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我们党的各级干部,天然与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应该做有心人,放弃应酬,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是能够拥有发展哲学的话语权的。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两论”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个榜样,也应该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范本。